水利工程的兴修对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市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财政投入巨资修建后,由于后期维护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少支、斗、毛渠没能发挥作用,渠道被野草覆盖或堆满了垃圾,一些设施的阀门长满了铁锈,无法开启。假如我是提案人,建议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管理和养护。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由水务、农业、国土和农村综合开发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建好后,除了水库和国管渠道属水务部门管理,其它水利设施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交由镇、村管理。由于村中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村中只剩下老弱病残,农村成了空心村,留守人员没力气去维护。其次,农民辛苦种田一年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挣得多,降低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致使部分土地荒废,渠道年久失修失管;再者部分水利基础设施设计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足,如一些泵站建好后农民没钱交电费,管理部门没有钱,电力缺乏,导致抽水泵站建好后成了摆设;有些水利设施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被吞噬。种种原因间接造成水利设施没能发挥正常效益,影响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的提升。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不能再靠天吃饭,水利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前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量大面广,工程建好能否管好,能否发挥效益?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由此可见,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建好,更要管理维护好。
一是用法律的形式落实工程责任管理单位。在建设主体、资金投入、管理维护等方面通过法律的形式明晰谁是责任主体,谁负责镇、村级水利设施的清淤疏浚维修养护工作。其次,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外出打工农户荒废的农田流转给种田大户耕种,同时让种田大户出资或投工投劳,维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或在工程设计时把维修养护金算入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月支付给养付工人;再者,成立村级农民用水协会,由村集体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农民生产用水难问题。
二是要搞好整体规划。作为水利设施建设的专业部门,水利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等提供相关技术指导,要做好一盘棋规划,要落实责任主体,逐年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对辖区内易涝易浸农田要进行普查、形成台账,每年要利用冬季少雨黄金季节对支、斗、毛渠进行清淤疏浚,确保渠道尾段群众生产正常用水。
三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当前不少水利工程由中央、省、市、地方共同出资建设,中央和省级资金基本能及时足额配套到位,但市、县(区)级的资金就常常是光听雷声没见下雨。政府部门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落实配套资金。对每一笔工程资金,财政部门要严督查,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能够为农田发挥作用。对建好的工程,要有严格的工程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能真正发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