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媒体网

标题: 武则天眼中的道教 [打印本页]

作者: 踩踩踩    时间: 2016-2-24 19:58
标题: 武则天眼中的道教
本帖最后由 踩踩踩 于 2016-2-24 20:04 编辑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从未得到广泛传播,后经武则天利用佛教称帝,使佛教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位。

    武则天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入宫,到显庆六年(公元661年)称制(参政),前后八年;从称制到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称帝,前后三十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佞佛者。从她称帝到下台, 前后总共四十五年。


利用佛徒造伪经

    武则天在高宗生前和她称帝以前,基本上维系着道先佛后和后来的道东佛西平起平坐局面。但在她称帝前夕的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情况大有变化。这年七月,有沙 门十人伪撰《大云经》,上表武则天,盛言神皇受命之事。于是,武则天下令天下令天下各 州各置大云寺一所,总度僧人千人。九月九日,革唐命,改国号为周。这次炮制伪经的僧怀义和法朗等人,并封为县公,都赐紫袈裟银龟袋。


利用道教制图谶

    武则天为篡位制造舆论的过程中,除利用 佛教一切手段外,对道教的图谶瑞异也极力利用。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四月,雍州永安人 唐同泰说从洛水中得到一块瑞石,献给武则天。石上刻有文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接着名其石为“宝图”,赐百官宴尔,并给予重赏,特授唐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下制,将拜洛受“图”。于是,先在南郊告祈昊天上帝,继而令天下各 州都督,刺史并诸亲,在拜洛之前十天集中到神都洛阳。


    武则天在 拜洛受图这一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改“宝图”为“天授 圣图”;洛水为永昌,宝图出处为“圣图泉”,泉侧置永昌县。再加上嵩山北接洛水,便改嵩山为神岳,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天中王。十二月,武则天亲拜 洛受图,特筑高坛于洛水之北、中桥之左。皇太子皆从,文武百官,蛮夷酋长,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异兽,并列于坛前。礼毕,即日还宫。神都父老勒碑于拜洛坛前,号称为“天 授圣图之表”。“天授应图,中岳灵瑞”是道教典籍《三天内解经》中的提法。




利用道教上尊号

    武则天为革唐命,也效法初唐三帝崇奉老君的举动,上“玄元皇帝 ”之母尊号为“先天太后”,还下诏说明用意。先天太后与玄元皇帝同庙奉祀,及至革命,即取消“玄元皇帝”称号,改称老君,到中宗复辟,才恢复原号 。武则天之所以奉先天太后,是要排斥李唐的“玄元皇帝”,来树立自己的 “太后”地位。武则天借助道教凌驾李唐王朝,其政治用心可见。


    武则天登基前,佛徒薜怀义伪造《大云经》和《大云经疏》的“千秋 不移宗”语,就是利用和改造后的道教图谶。据记载,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曾刻石为记,藏于山洞。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洛州郜城县民采药于嵩山,得到寇氏刻石,献 给朝廷,高宗下诏藏石于内府。石刻铭文甚多,其中有“止戈龙”、“李代代,不移宗”语。“止戈龙”,止戈为武,是说的武氏临朝,“李代 代不移宗”,是说中宗中兴事。武则天为自己上台造舆论,便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向僧 徒们展示,僧徒们便依此加以修改,“千秋不移宗”就是修改“李代代,不移宗”而成的。佛教向来不制作谶语,这显然是吸取道教符谶,以补佛教不足。


利用道教行道 赎罪

    武则天自太宗时入宫以后,她知道李唐王朝和道教的关系,至关重要。所以,尽管她极力崇佛,但同时不断拉拢利诱和利用道教。


    大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二月十日,金台观主,中岳先生马元贞等奉圣神皇帝敕,缘大周革命,往五岳四渎投龙作功德,元贞于此东岳行道章醮投龙作功德一十二 日夜,又奉敕敬造石牌元始天尊像一舖并二真人夹侍,永此岱岳观中供养。


    大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东明观三洞道士孙文隽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敕将侍者诣此岳观,祈请行道事毕,敬造石天尊像一躯并二真人夹侍,庶兹景福,永奉曌 躬,聊记其年,因传不朽。


    大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腊月二日,大弘道观主桓道彥,弟子晁自揣,奉敕于此东岳,设金箓宝斋、河图大醮,七日行道两度 投龙,遂感庆云,三见用斋醮物,奉为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敬造等身老君像一躯并二真人夹侍。


    大周久视二年(公元701年),神都青元观主麻慈力亲承圣旨,纳赉龙壁,御词,缯帛及香等物,诣此观中斋醮,功毕,伏愿我皇万福,室业恒隆,敬勒 昌龄冀同,砺而无朽。


    大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道士金台观主赵敬同等奉十一月七日敕,于此泰山岱岳观灵坛,修金箓宝斋三日三夜, 又于观侧灵坛之所,设五岳一百二十盘醮礼,金龙玉壁并投山中。又敬造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一铺并二真人,仙童、玉女等夹侍。


    大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 九月八日,敕使内供奉、襄州神武县云表观主周玄度等奉三月二十九日敕令,自于名山大川投龙璧,修无上高元,金玄玉清,九转金房度命斋三日三夜行道,陈设醮礼。


    十月十五日,大弘道观威仪师邢虚应等奉敕于东岳建金箓大斋,四十九日 行道,设醮,表奏,投龙,荐璧,以本命镇綵物奉为皇帝敬造石玉宝皇上天尊一铺,十事及壁画天尊一铺二十二事,敬书本际经一部。


    大周圣历三年(公元 700年),道士胡超奉命在嵩山投金简一通。这通金简于80年代在嵩山发现,长36.3厘米,重225克,双钩鎸刻:“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先,谨诣中岳嵩山 门投金简 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利用道教术长生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武则天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 升仙太子即周灵王太晋。相传他升仙后,桓良在嵩山遇见了他,他说:“七月七日,待 我于缑氏山头。”这一天王子晋果然乘着一只白鹤驻足缑山顶,举手谢家人而去,后人因而立祠,武则天改为“升仙太子庙”。


    武则天在拜谒 升仙太子王子晋塑像后,感恋不己,并亲制《升仙太子碑并序》长文,署名为“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御制御书”。碑连额高一丈七尺四寸,三十三行,每行六十六字,行书 。在这两千多字的碑文中,洋洋洒洒,气势豪爽,畅叙对道教神仙的向往,对升仙太子的追慕。其庙早己毁没,而碑孤然独存。


    武则天为何对升仙太子情有独钟?这有一段来历。武则天称帝后,她急不 可奈地挑选了年青貎美、身强力壮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面首(男宠),昼夜陪侍。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了讨好姑母,硬说张昌宗为王子晋后身,并且写诗来歌颂,武则天十分高 兴。自此以后,张昌宗在宫中以仙人王子晋打扮,披羽衣,吹箫骑木鹤,奏乐于庭。


    武则天追慕王子晋,还希望自己也能夠象仙人一样长生久视,为此,她称 帝后,还造了不少奇字,以千千万万为年,永生久王为证,长生王为圣等,正因为她迷信神仙长生,对炼丹服药很感兴趣。她利用道士胡超为其炼丹。男宠张氏兄弟也为其炼丹。万岁 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太平公主荐昌宗入侍禁中,不久,昌宗告诉武则天说:“臣兄易之器用过臣,兼工合炼”。于是,即令召见则天甚悦。后来,二张除“善冶炼药石”外,骄横恣肆,奸赃狼藉。长安末年(公元704年),朝臣奏“昌宗赃四百万,当免官”,但有人复奏“昌宗往因合炼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武则天很高兴,昌宗便又复职。

    唐代皇帝多因服丹药而死,只有武则天例外,服药而享年八十一岁。


改抑道 崇佛为道佛齐重

    天授年(公元691年)四月,武则天下令:“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此令一下,僧怀义、恃宠作威,到弘道 观强逼观主侯敬忠为僧,侯一连四年怏怏不得其志。武则天不但废除了老子的玄元皇帝称号 ,还罢除了贡举人习《老子》的规定,因此,曾一度出现道士叛道归僧现象。如东都大恒观主杜乂,叛道为僧,住授记寺,并杀回马枪,著书立说,大反道教。如此以来,坚定立场的 道徒劳,极力反对武则天的“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的命令, 便加剧了二教矛盾,互相诽谤。武则天耳闻目睹,紧接着便又下了一道《禁僧道毁谤制》,进而又规定:“老释既自元同,道佛亦合齐重”就这样,以折中办法,用政策条 文定了下来,算是解决了道佛矛盾。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东都福先寺僧惠澄乞表毁《化胡经》。武则天令朝官评议《化胡经》事。多数大臣表示化胡是实,为经不虚 。则天只好敕令“老君化胡,典诰攸著,岂容僧辈,妄请削除,……明知 化胡是实,作佛非谬;道能方便设教,佛本因道而生”,彻底否决了毁《化胡经》的建议,平息了反道风波。



作者: 酒帝    时间: 2016-2-24 20:24
媒体网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顶贴已城为一种习惯!
作者: 酒帝    时间: 2016-2-24 20:28
了解下
作者: 酒帝    时间: 2016-2-24 20:29
媒体网 值得我们大家去支持
作者: 酒帝    时间: 2016-2-24 20:31
要赞一个
作者: 酒帝    时间: 2016-2-24 20:32
顶起来
作者: 奋妞    时间: 2016-3-9 13:24
路过帮顶。
作者: 正义之音    时间: 2016-3-9 13:36
支持媒体
作者: 正义之音    时间: 2016-3-9 13:37
媒体网新闻多,关注民生民情,传播正能量,值得关注。




欢迎光临 茂名媒体网 (http://mmmt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