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媒体网

标题: 近似残忍的乞讨(图)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1 16:19
标题: 近似残忍的乞讨(图)

地点:方兴市场路口


早几年前就在茂名求助了


真假难辨,有点惨不忍睹,看样挺可怜!


观察了十几分钟,前后有三位阿姨将买菜余下的几元零钱放进了纸箱!


作者: 十一哥    时间: 2013-9-21 16:43
是很可怜啊,先不管真假施舍救济点吧
作者: 微微忘了笑    时间: 2013-9-21 17:55

作者: 麒麟山碱性矿泉    时间: 2013-9-21 17:58

作者: 光中余    时间: 2013-9-21 18:59
真残忍
作者: 美美    时间: 2013-9-21 21:01
这个应该不假。从他眼神可以看出,我相信是真的。
作者: 五嫂    时间: 2013-9-21 22:01
可怜哦
作者: @大师    时间: 2013-9-21 22:34
何必呢?自残
作者: 游子思乡    时间: 2013-9-21 22:36
可怜!
作者: 江海多鱼    时间: 2013-9-21 22:42
伤成这样,脚周围一点总胀的现象都无,就算係伤都应该小伤,要论落到坐街乞讨医脚,我好怀凝,年轻力壮的.................
作者: ~微笑只因有你~    时间: 2013-9-21 23:24
[b]对于这类现象我看着觉得很可怜,但每次都会装着看不见,因为我害怕被骗,实在分不清真假
作者: 桃桃姐    时间: 2013-9-21 23:25
我同意楼上的说法,一眼就知是假的
作者: 烂泥糊壁    时间: 2013-9-22 00:20
要钱不要命吧。何必呢?
作者: 茂名飞仔    时间: 2013-9-22 01:21
人有手有脚为何不靠自己的劳动去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呢?
作者: 珍惜    时间: 2013-9-22 12:32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 经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2 17:27
珍惜 发表于 2013-9-22 12:32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 经

有道理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2 17:28
~微笑只因有你~ 发表于 2013-9-21 23:24
]对于这类现象我看着觉得很可怜,但每次都会装着看不见,因为我害怕被骗,实在分不清真假

当看不见吧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2 17:30
五嫂 发表于 2013-9-21 22:01
可怜哦

五嫂最有同情心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2 17:31
美美 发表于 2013-9-21 21:01
这个应该不假。从他眼神可以看出,我相信是真的。

美姐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2 17:33
十一哥 发表于 2013-9-21 16:43
是很可怜啊,先不管真假施舍救济点吧

最赞赏十一哥这句话!
作者: 道友请留步    时间: 2013-9-22 19:46
不管真假,触目惊心
作者: 十一哥    时间: 2013-9-22 22:13
马死落地行 发表于 2013-9-22 17:33
最赞赏十一哥这句话!

你捐出几块
作者: 命运~    时间: 2013-9-22 22:16
很可怜,在救济上除了民众的捐赠,政府还应是多点给有困难的人士多一些关怀和扶持
作者: 马死落地行    时间: 2013-9-24 15:59
十一哥 发表于 2013-9-22 22:13
你捐出几块

二块
作者: 十一哥    时间: 2013-9-24 16:34
两块你已高居榜首了
作者: 书书    时间: 2013-9-26 12:57
可怜之人。。。。
作者: 浪友    时间: 2013-12-4 22:48

作者: 蔡国坚    时间: 2013-12-4 22:50
好可怜的年轻人
作者: 欧仔    时间: 2013-12-4 22:53
广州的街头比比都是,看着非常不忍心。。。
作者: 前线狙    时间: 2013-12-4 22:56
很可怜
作者: 前线狙    时间: 2013-12-4 22:57
@大师 发表于 2013-9-21 22:34
何必呢?自残

不是自残吧
作者: 前线狙    时间: 2013-12-4 22:57
麒麟山碱性矿泉 发表于 2013-9-21 17:58

可怜
作者: 前线狙    时间: 2013-12-4 23:00
美美 发表于 2013-9-21 21:01
这个应该不假。从他眼神可以看出,我相信是真的。

我也相信是真的




欢迎光临 茂名媒体网 (http://mmmt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