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媒体网

标题: 风雨明孝陵(版主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萧峰    时间: 2013-4-15 14:36
标题: 风雨明孝陵(版主原创)
本帖最后由 萧峰 于 2013-4-18 16:44 编辑

       旅行路过南京,我一心想去看看紫金山上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四岁时就听讲古明星林兆明演播长篇历史小说<<朱元璋演义>>,可以说,朱元璋是我最早认识的一位英雄!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又名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说到朱元璋,不得不谈谈他的身世。“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富贵人家卖牛马,贫苦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背起竹蒌走四方……”,从这首传唱了600多年的<<凤阳花鼓>>中,人们一直把朱元璋当成是安徽凤阳人,近年历史学家在洪泽湖边发现朱元璋为其祖父所建的明祖陵,后几经考证得知,朱元璋先祖是江苏沛县人,后迁江苏句容,到他祖父一代,为逃避徭役迁徙到江苏泗州(今江苏盱眙),后来到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一代,正逢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家为躲避战乱,一路逃荒逃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靠耕种别人的田地为生,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东北部太平乡孤庄村一个贫苦佃农家庭。在中国古代,无数帝王奢望能长生不老,却也有许多帝王在其生前就着手筹建自己的万年吉壤,朱元璋也不例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开始着手筹建明孝陵,明孝陵所在的位置称为独龙阜,据传说,选址之前,朱元璋与刘伯温、徐达、汤和、胡维庸等人商议陵址,事先各人不说出口,将陵址书写于衣袖内,后来取出一看,竟不约而同都是“独龙阜”,于是陵址就定了下来。这个传说不一定确切可靠,但既然陵址是朱元璋生前选定的,如此重大的事情肯定是经过他本人亲自审批决定的。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有“以孝治天下”之意,另一说是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名。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
修建明孝陵前后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明孝陵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又有所增益。陵占地周长达45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烟雾缭绕,松涛林海、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在朱明王朝统治的276年间(1368-1644),明孝陵为警卫森严的皇家禁地,后因屡遭兵火,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明楼、宝城及清末所重建的碑亭、享殿等。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方城、明楼、崇丘(俗称宝顶或宝顶)为止。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朱元璋为了永保大明江山,煞费苦心,然而,他的后代却十分不争气,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和明成祖有所作为外,其余的均是平庸无能之辈。1644年大明王朝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下结束了276年国祚,由于大明王朝的灭亡,使明孝陵成为一座“无主”之坟,原有守陵太监及禁卫军纷纷散去,守护无人。陵内原有参天古树,被砍伐沿街贱卖,陵内庑廊成为储藏马粮的地方,孝陵内外公然有人放牧马羊,种植蔬菜。陵内古树及巍峨建筑几乎尽毁,一派凄婉凋零景象。满清入主中原后,清朝统治者出于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的需要,对明孝陵采取了修葺保护的政策,清朝皇帝多次派员甚至亲自前往明孝陵祭祀、谒陵。清圣祖康熙曾六次南巡江南,其中五次亲自拜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来到宝城前,康熙看到眼前的凋零潇条景象,感慨万端,特作“过明孝陵有感”:拔起英雄草昧间,煌煌大业岂能删?玉鱼金椀虽无故,烟雾迷离独怆颜。两天后,康熙帝亲笔题书“治隆唐宋”四字,交南京江南织造制匾悬挂孝陵殿,并行刻石碑以为永久纪念。“治隆唐宋”的意思是说朱元璋的历史功绩胜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乾隆帝南巡时,也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乾隆帝于1751年第一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诗一首:嬗谢都关天运乘,攘除非自本朝兴。代为翦逆当方革,岂是因危致允升?常禁里民阑采木,还教卫户谨巡陵。省方近抚前王迹,殷鉴惟怀惕倍增。乾隆的这首《过江宁谒明太祖陵有作》,把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取代明朝,说成是“天运”,是“代为翦逆”,把清兵的趁火打劫乘虚而入,抢夺大明江山,美化成是帮助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很明显,这是清帝一番自欺欺人强词夺理的无耻表白。清朝皇帝尊崇朱元璋、保护明孝陵,其目的不言而喻一目了然,无非是想淡化广大汉族同胞的民族意识和对满清贵族的仇恨,笼络收买人心,特别是想收买汉族的知识分子,死心塌地为清廷效力,以巩固其少数民族的异族统治。清朝统治者可谓用心良苦,这些做法,对有着浓厚的民族观念和忠君思想的汉族人来说,确实起到一定的麻痹和安慰作用。但是,仍有不少汉族的仁人志士,特别是一批明朝的遗臣,如顾炎武、屈大钧、魏世效、谈迁、阎尔梅……,他们并未忘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的民族仇恨。他们心怀故国,不愿仕清,“死生唯着汉衣装”!他们在明朝灭亡以后,怀着一颗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做到忠臣不事二主,不为清朝的高官厚禄所收买,来到明孝陵,追念先帝,怀恋故国,无限伤感,表达出亡国之臣的悲痛心情!六百多年的战火破坏、风雨侵蚀,使明孝陵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明末清初清兵南下与南明、郑成功之间的战争,以及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军和太平军之间的各大战役,孝陵地区均是重要的战场,明孝陵经历多次战争炮火的洗礼,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部毁坏,只留下部分较为坚固的砖石建筑,清朝咸丰年间以后又用以大改小的方式重建了部分建筑,这就是今天游人见到的明孝陵。
明孝陵与历代帝王陵墓最大的区别是神道,明孝陵神道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折地绕过孙陵岗。原因何在?据推测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从明孝陵向正南方筑一条笔直的神道,必须要穿过孙陵岗,孙陵岗是东吴孙权的陵墓,当时一些文武大臣主张把孙权墓搬走,但朱元璋说:“孙权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看门吧”,所以没有搬动孙权墓。第二,如果神道不向正南,而是略为偏东少许,从孙陵岗的东侧通过连接四方城,这样也可以修成一个笔直的神道,为何不选择这个方案?看来是当初有意识要延长神道的长度,使之曲折幽深、曲径通幽,以增加庄重幽深气氛。神道上相向排列着24只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姿态有伏有立。有石柱二座,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陵前的石人在古代称之为翁仲。武将身着盔甲、手执金吾、腰佩宝剑。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身着宽袖大袍,和北京明十三陵神道极为相似。文臣武将的体型都很巨大,造型生动逼真、面容和蔼可亲、神态憨厚可爱。经过六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大明王朝早已成为如烟往事,惟有明孝陵神道上的这八个文臣武将,依旧在安详、忠实地守卫着朱元璋的陵寝。不过,在朱元璋生前,大臣上朝决不会如此安详,朱元璋不竟是市井小民出身,做事疑神疑鬼,当上皇帝后,总是担心一批曾经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会谋反,篡夺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仅蓝玉和胡惟庸两起案子,就杀了四万多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几乎被一扫而光!传说,朱元璋杀人是有信号,当时朝野有“玉带定生死”之说,要是早朝时朱元璋把玉带揿在肚皮底下,说明朱元璋心情不大舒畅,准有大批官员要倒霉,满朝文武吓得面无人色,胆战心惊;要是这一天朱元璋的玉带高高贴在胸前,说明朱元璋心情愉快,大概就会少杀一些人。
小时候爱听长篇评书<<朱元璋演义>>,在演义中,朱元璋是一位礼贤下士、求才若渴、敢作敢当、威武不屈、深明大义的大英雄,从放牛童到身披袈裟的小沙弥,从农民起义军将领到一国之君,朱元璋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勋,所以,朱元璋在我童年的印记中是光芒万丈的!来到明孝陵走走后,我对童年时心目中的大英雄有了全新的认识,市井小民出身的朱元璋,出身寒苦、经历坎坷,却能百折不挠、励精图治,推翻元朝黑暗的异族统治,奠定朱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伟大基业,但他晚年大开杀戒、草菅人命、杀人无数,直搞得天怒人怨地动山摇,他融豪气与匪气、集治世君主与血腥帝王于一身,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功过参半的人物!康熙皇帝对他的评价“治隆唐宋”我是绝对不认同的!想着想着,我怀着满腹心事,离开了明孝陵,离开了紫金山,离开了六朝古都南京,继续前方的旅程……
(写于2004年5月13日)

朱元璋明孝陵大红门和陵道起点

作者: 萧峰    时间: 2013-4-15 14:38


朱元璋明孝陵巨大无比的神功圣德碑
作者: 清清草    时间: 2013-4-15 20:00
欣赏精华之作。我也曾听过朱元璋的故事,知道他有位大脚皇后......
作者: 小小月光    时间: 2013-4-15 22:06
朱元璋,确实是位传奇人物。
作者: 烂泥糊壁    时间: 2013-4-16 00:27
开国皇帝卸磨杀驴是常事,连毛也不例外。
作者: 路遥    时间: 2013-4-16 00:39
超越唐宋是不可能的事,但明初的确昌盛一时。
作者: 米修    时间: 2013-4-16 08:41
真佩服你
作者: 音乐无国界    时间: 2013-4-16 18:31
萧大侠游古迹~指点江山
作者: 萧峰    时间: 2013-4-18 16:48
本帖最后由 萧峰 于 2013-4-18 16:49 编辑



明开国元勋徐达陵墓、朱元璋于南京建立的明故宫

朱元璋建立的南京明皇宫.JPG (452.79 KB, 下载次数: 11)

朱元璋建立的南京明皇宫.JPG

作者: 阿伍摄影    时间: 2015-1-14 23:58
太给力啦,呵呵,支持下
作者: 大只广    时间: 2015-1-22 18:25
好文。。我就不看了 得查字典
作者: 汏只廣    时间: 2015-1-23 00:17
你的语文肯定是语文老师教的 太牛逼的了
作者: 相约一滩晒太阳    时间: 2015-8-19 09:21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作者: 文明社会    时间: 2015-9-6 13:20
也是那么一回事吧
作者: 有眼不识泰山    时间: 2015-9-10 14:15
逛逛网站,帖子更新的好快的样子
作者: 飞过春天的西瓜    时间: 2015-9-10 14:44
媒体网给力啊!必须得坚持爆料!




欢迎光临 茂名媒体网 (http://mmmt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