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山歌是广东省民歌系列之 一,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前高州人唱山歌,像现代青年唱流行曲那样喜欢。 解放前在旧中国“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加上战祸连年,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苦难的生活、黑暗的社会催生了更多忧怨的高州山歌。那些诉说衷肠的山歌,听来令人心酸不已。 七八岁的孩子正是在母亲怀里撒娇、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时候,生活迫得他过早挑起劳动的重任,有这么一首山歌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苦楚: 一粒番豆两头勾,我因家穷来放牛。 放牛出坡望晏昼,怎得云开见日头。 餐餐食碗清粥饮,担起草篮眼泪流。 流落草坡草就死,流落江河鱼蒲头。 这民歌字字是泪,如泣如诉,向着苍天诉说悲惨的命运。 那个时代包办婚姻,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半点自由,酿成许许多多的婚姻惨剧。一些青年男女,想冲破婚姻枷锁,争取婚姻自由,但比登天还难: 讲起婚姻难又难,好比鲤鱼遇急滩。 上滩又怕猫来劫,下滩又怕网来拦。 包办婚姻像陷阱,葬送了多少男女美好青春: 十八娇娇三岁郎,晚晚要妹揽上床。 等得郎大妹又老,等得花开叶又黄。 人非草木,这样的结合又有什么“爱”可言呢。 下面一首更有难以宣泄的恨: 十八娇娇三岁郎,晚晚要妹揽上床。 若不看你爹娘面 ,三捶(拳)两脚打下床。 这样的婚姻悲苦难言。 崖鹰婆,担盒箩,担上高州揾老婆。 有钱揾只威威个,冇钱揾只豆皮婆。 这是买卖婚姻的真实写照。有钱癞蛤蟆能吃天鹅肉,无钱难娶得靓女人,甚至一辈子娶不到老婆: 垌上青蛙叫连天,想揾老婆又无钱。 拿张凳子同爷讲,阿爷摇头又一年。 “阿爷啊,我何时才能见到你点头呢?”孙儿撕心呼喊着。 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自古有云:“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是民间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女儿无权继承父母遗产。祭扫祖墓,女人不能参加,祭品只分给男丁。父母临死,女儿不能送终,避而远之 ……造成人们生仔笑哈哈,生女泪沙沙,有口难开: 房内呱呱哭未停,阿婆忙话报添丁。 低头细问男或女,却恨人人不出声。 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人们生活好过了,很少有人再唱这些旧山歌了。 |
欢迎光临 茂名媒体网 (http://mmmt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