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15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金钱
- 32
- 贡献
- 15
- 最后登录
- 2015-4-8
- 主题
- 15
- 帖子
- 15
- 精华
- 0
- 积分
- 92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25009
学前班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4-8
- 注册时间
- 2015-4-8
- 积分
- 92
- 金钱
- 32
|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记从粤西走出去的国军抗战老兵
陈贞/图文
2014年4月中下旬, 恰值清明、谷雨的交换节气, “ 芳草绿野,春入遥山碧四周 ”---这是我们一行7人,踏上探访原中华民国抗战老兵旅途,一路见到的景色。
我们沿途都用镜头一边拍下了田园,山村、蓝天,一边拍下了老兵们的神情举止、饱经风霜的脸孔,以笔记录了他们的经历过的烽火岁月。
一、老兵黎普邦
黎普邦生于1922年,电白县沙院镇何屋村委会第吉涌村人。
他约16岁时被抽丁入伍,编至64军156师机枪连当轻机枪射手。64军原是李济深、陈济棠粤系国民党部队,是一支以广东农家子弟为主的劲旅,在战场上打过许多场恶战。茂名县镇盛白沙村邓龙光曾任64军军长,电白县下垌王德全曾任该军156师师长,副军长;抗战期间最后一任军长是张驰,邓龙光的胞弟邓鄂任副军长。
黎普邦讲述:
我当兵时在罗定县驻训,与日军正面接触主要是在广东肇庆、广西一带。记忆最深的是1944年10月下旬,与日军在蒙圩打了7天7夜,老百姓都跑光了,在战场上没东西吃,找到点稻谷嚼着熬了几天。部队伤亡很大,三挺轻机枪,只剩自己一个主射手。日军曾投了3颗手榴弹到我脚边,连忙双手把2个掷了出去,剩下的一个没爆,要不就完蛋了。打到最后,他在机枪阵地来回急跑,一人用三挺轻机枪向不同方向的步步紧逼的敌寇扫射,敌寇不死即伤!减轻了敌军密集攻击的压力。
黎伯的念头就是多消灭一个日寇,就是为战友报仇,就是少一头蹂躏我们同胞姐妹的野兽,少一个进村进城烧杀掠夺的鬼子。打了7天7夜,想一想,黎伯岂是共产党历史教科书所描写的那类败仗兵!他的形象显然比拿木头手枪到处咪着眼睛啪啪,闹着玩,与小胖子摔跤输了又耍赖,吓吓伪军的小兵张嘎光辉多了!
黎伯掀起衣服,展示了他打日寇时留下了子弹穿越胸部、背部的伤痕和右大腿有大片炮弹炸伤的伤痕,气鼓鼓地用水东话说:“我(对国家)是有功劳个哇,我得不到(国家)一分钱!“他的老伴也在一旁唠叨,不满意人民政府那样对待自己的丈夫。我相信黎伯讲述自己的抗日经历绝不是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吹牛。眼看当今社会,在官场上那些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的招权纳赂,奔竞之徒个个锦衣玉食,连塑造孩子们灵魂的圣洁校园也是一片鹰挚狼食的怪像,从战友的尸堆里爬出来的黎伯怎能没气没气!
黎家有一栋新款三层楼房,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楼房位于绝佳地段,远离人烟稠密的老村,静悄悄,坐北朝南,楼房的北面有一片水塘,壮旺宅气,围栏内外绿树簇拥,红花相衬,自种的已长高的槟榔树更是凸显了黎家后人的审美价值观。可行驶汽车的一条装着一盏盏电灯的乡村水泥路从黎家附近蜿蜒横穿而过,并与325国道连接,沿途尽是森林,真令我羡慕不已!觉得住在这里,听莺歌,看燕舞,闻果香,赏兰菊,心旷神怡,是堪比陶公向往的世外桃源的生活了!
黎伯夫妇生了四子一女,有一个24人的大家庭,人丁兴旺,其中有一个儿子还是军队师级干部,英气逼人,与原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拍过合影相。我好言安慰黎伯:“你身体赛过野鹿,居屋风水好,子孙满堂,住靓楼房,四川大地主刘文彩比不上你啦。儿孙争气,个个生活好,你有福气啊。”黎伯听了我这番实实在在的话,他笑起来了。黎伯说:“几个风水先生来察过(我家),都讲好。”
他很在意关爱老兵志愿者送给自己的那条红色绶带,他从柜子里翻出来披过肩膀,他视名誉为个人的第二生命,我们敬重他 ,并邀请他与我们合影。
黎普邦 茂名电白县沙院镇何屋村委会第吉涌村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