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在线时间
- 15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9-9-3
- 注册时间
- 2018-6-13
- 积分
- 4189
- 金钱
- 1500
|
人大代表建议:外来工子女在当地平等入学、逐步打破户籍限制
来源:澎湃新闻
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学前教育和义务后教育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正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的问题慢慢突出显现。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先兰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和义务后教育保障的建议》。李先兰提出,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和义务后教育的管理规范,也未将其纳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大幅增长和城市公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入学需求的情况下,各类民办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应运而生。
但此类学校在软硬件、教学质量方面都与公办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和义务后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就读公办学校的愿望非常强烈。
李先兰建议:一、扩大随迁子女教育政策覆盖范围。在义务教育阶段年限暂未有变化的情况下,把学前教育和义务后教育纳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中,享受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同时放宽积分入学政策,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到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
二、加大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各地应突破计划控制的思维定式,通过科学地预测人口,顺应人口流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简化和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和高中的条件;加大省级统筹,推动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并全部纳入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补助范围,在条件满足时,将购买的民办学校转化为公办学校。
三、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平等入学。落实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逐步打破户籍地域限制,开放高中教育,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异地中考,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同档同分录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