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德倩
当信息产业席卷全球,计算机信息科学的顶级学者在想些什么?昨天举办的首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上,记者对话美国科学院院士希尔维奥·米卡利。这位“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得主,对于创新的认知,有着神秘的计算机科学家思维。
用数学方法研究人与人关系
西尔维奥研究的方向,包括密码学、零知识证明、安全协议和机制设计,通过这些理论对“认证”概念进行革新和改变,揭示其在电子时代中的全新作用……看似拗口艰深的一长串,他本人却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我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交往中包含善意和恶意,我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破解、认证,即使远隔千里的交往、交易,也能放心给予信任。”
2012年,凭借在密码学基础理论的探索,西尔维奥收获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西尔维奥走上这条特殊的研究路径,源自他年少时的叛逆。他说,“难道你没有质疑一切的阶段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我自己同样如此。”年轻时的他常常这样想:人太复杂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究竟是外界给予的,还是从心里凭空而来?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个问号,启发他这个拿着数学学士学位的大学生,开始研究并开创“零知识证明”理论,这一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于人群多维参与的复杂系统的真实性认证。
大学的创新底蕴是学生
当今全球,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交汇点。这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想法挺特别,在他看来,一个地区构建创新中心,作为重要基底的大学中,关键力量是学生,而非教授。
“大学生的思维更年轻化,有更多的新想法,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因此任何的创新机构都应该是建立在大学基础上的,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希尔维奥说。
在希尔维奥看来,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教授的引导。教授可以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其次,可以筛选学生的想法,从一系列创意中挑选出有价值的想法。在希尔维奥所在的大学,研究生拥有很高的课程灵活度,每学期只需选6门课,其余时间可以自由创想行动。不过对于本科生偏紧的课程,希尔维奥颇有些不满。“太死板了,”他直言,“可能这样对于培养产业界需要的技术性人才够用了,但创新需求更强的科学研究领域,显然并非如此。”
创新比深度也需要宽度
“讲座一定要少!少!少!”如今许多大学喜欢邀请专家开讲座,希尔维奥直言反对。他认为,最关键的是学生如何消化、吸收学术信息,以及不同专业间相互探讨碰撞出新火花,这才是创新想法迸发的关键。所以,宁可互动少的讲座论坛少点,讨论会多些。
由此也引出话题。当前各领域创新,大多生长于学科交叉点,这种专业间的摩擦起火,该如何激励?出生于欧洲的希尔维奥坦言,这方面在美国成功的可能性,比在欧洲高。因为基础教育体系不同,在欧洲多国,从小给孩子规定了要学哪些科目,并按部就班拾级而上。这样虽有利于专业性培养,但也限制了选择的可能。而在美国,学什么、不学什么相对宽松些,从某种程度上说,自主选择性高的学习过程,令学生未来更勇于跨越专业界限,乐于接受多种专业叠加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