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高州城区
核心提示 近年来,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按照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现代农业强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的目标,紧紧抓住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三大抓手”,拉开城镇框架,突出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乡统筹,城乡面貌持续发生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特别是去年来,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粤发[2014]13号)文件精神,按照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光和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红军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申报评选工作。在茂名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严格的评审,层层筛选,高州在众多的申评单位中脱颖而出,于2015年12月,被定为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区),全省仅5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下一步,高州将按照《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方案》以及既定目标、时间节点的要求,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解放思想,遵循规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做到先行先试,争创示范,努力把高州打造成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模范县(市、区)。
001-003
花园式住宅小区
茂名网讯 乘深入改革东风劲吹之际,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及时开展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即选择2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选择10类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专项试点),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目的是总结规律,以点带面,为全省新型城镇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式。高州市以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成为5个试点之一。接下来,高州将努力打造成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模范县(市、区),并通过这一试点活动,最终营造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的城镇环境。
001-007
南塘镇发挥地缘优势建设宜居集镇
新型城镇化 高州有基础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省辖茂名市代管县级市,是冼太故里、中国荔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高州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迄今已1400多年,曾为粤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近年来,高州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林业生态县(市)和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等40多项国家级、省级殊荣。近年来,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紧紧抓住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三大抓手”,拉开城镇框架,加强规划调控,突出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乡统筹,城乡面貌持续发生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近年来,先后投入26亿元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东方大道、冼太大道、站前路、光明北路、红荔路、兴教路、东环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笔架山、文笔岭森林公园建设竣工,主街道“黑底化”、路灯节能改造完成,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速。积极配合上级建设三大高速,包茂高速已于去年12月30日全面建成通车,汕湛高速征地工作完成100%、拆迁完成80%,云茂高速已完成线路设计等工作。国道207线、省道280线已全面通车。积极发展“道口经济”,已规划用地7138亩,高州互通的“道口经济区”正式启动建设。实施产城联动,城镇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断增强。依托高州产业转移园分别带动金山二期、金山三期、水产品加工区、蒲康工业园和纺织服装加工区五大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园五集聚”。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将生活区、学校、医院、物流、金融、通讯等综合功能因素纳入金山工业园区规划,科学布点,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引导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去年,金山工业园获批省级产业转移园,享受省产业转移园政策并纳入管理。目前,落户企业189家,其中规上企业46家。重点扶持石鼓、长坡、分界、大井、金山等基础条件好,人口规模较大,具有产业支撑,区位和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形成小城镇的集聚规模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001-002
文笔岭森林公园改造升级后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新型城镇化 高州有思路
近年来,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高州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力争到2020年,把高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三个五十”,即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50年不落后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高州紧紧抓住新一轮城镇化浪潮的机遇,按照“优化老城、东拓新区、南联金山、西倚国道、北跨鉴江”发展思路,加快中心城扩容提质,拉开城市框架,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力争到2020年,把高州建设成为“沟通粤桂、融入茂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现代农业强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力争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0%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新区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面积4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001-004
高州城区防洪加固工程人行栈道基本建成并对市民开放
新型城镇化 高州在行动
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编制完善城乡建设规划,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和有效性。积极推进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居和传统村落保护。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依托宝光、潘州、城南、蒲康、金山等五大组团,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形成一城多区的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城市交通网络、市政设施建设,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大力推进城市文体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完善笔架山、文笔岭森林公园,改造建设挂榜岭森林公园、观山公园和艮塔公园,把高州打造成园林式城市。在城南片区,大力发展旅游地产项目。加快北江片区房地产开发步伐。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围绕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力争2018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2020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城市新区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面积40%以上。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将辖区的村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以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围绕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和谐、平安等六方面内容创建幸福村居,优化农村建设布局,有序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注重保留村庄传统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将乡村建设与营造乡村特色景观风貌有机结合,整体提升乡村环境。加强农村交通系统与县城、镇连接,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推广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以完善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设施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到2020年,基本完成村庄整治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同时,切实抓好中心镇规划编制和管理,提高中心镇规划建设标准和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中心镇周边的一般建制镇新建工业项目向中心镇工业区集中。引导村镇第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发展。对中心镇实行用地倾斜政策,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中心镇建设资金渠道,落实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以推进金山开发区二三期工业区为重点,统筹开发区、工业园、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园区建设,做大县域产业规模。力争到2020年,省级产业转移高州工业园产值超300亿元。重点打造不锈钢制品及皮革加工基地,培育壮大2至3家行业龙头企业,建成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
001-001
光明北路建成通车
新型城镇化 群众得实惠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德州市袁桥社区警务室考察时,强调要用心为有意愿进城的农民服好务。高州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帮助更多农村群众圆“城市梦”,让农村群众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让群众生活得更好,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向农村。随着全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将会有更多的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资金向农村集镇倾斜,以加强小型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把更多的民间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如此一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将会有更多像南塘彭村、石仔岭镇大岭村、宝光下汉村等上规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加快棚户区改造。高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茂名市关于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对广东省煤炭总公司原茂名矿务局的石鼓矿、姑占岭矿、黄塘岭矿、机关本部、建材厂、电厂及建安公司等七个单位职工居住的公有住房进行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分两期就地建设棚改安置房。项目配套相应的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拟安置棚改户2450户。目前,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均已动工建设,一期项目正在抓紧桩基础施工,二期项目A、B区正在开挖基础土方。总之,届时县域城镇体系布局结构合理,中心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日臻完善,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强劲,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突出进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镇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这一切都是新型城镇化给群众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与实惠。看今日高州,城市扩容提质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特色小城镇建设崭露头角;展望明天,高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风生水起,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画卷次第展开……高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已阔步踏上新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