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都提前1个多小时上班;每次,他总冲在基层交通执法最前线……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古井中队队长周卫民,用近30年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无悔追求,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书写在葵乡的平安大道路上。 担任宣传股长职务,周卫民加班加点撰写新闻稿件,每年向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近百篇,他深入厂矿、学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逾50场次。在基层中队任职,无论是当队长还是担任指导员,周卫民总以队为家,短短的几年把一个基层工作相对靠后的交警中队,打造成为全省的标兵示范单位。
探索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路径 提起周卫民对待工作的态度,整个古井中队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与他搭档多年的黎警官感叹地说道:“他对待工作,不能简单地用‘热爱’二字来形容,准确地说是‘挚爱’。”近两年,江门大道途经其辖区内,道路施工改(扩)建工程量大,交警中队所承担的工作繁重,周卫民每天坚持与民警辅警同吃同住同工作。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他数次向古井镇政府反映情况,最终协管员的人力和福利均有所增加。在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周卫民还与辖区派出所一道,狠抓辖区古井、沙堆两个镇的社会面治安稳控工作,进一步加大路面的巡查布控力度,全力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和各种隐患“清零”工作。 为进一步减少农村路口交通事故,周卫民带领中队班子成员深入到农村各个村的主要路口,以开展“千灯万带”工程和“平安村口”建设为契机,及时与区交通、公路部门取得沟通和协调,深入到新会沙堆镇大环、独联、那伏、沙角、梅湾、梅阁等村口和古井镇Y002乡道现场调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顺利完成了对上述村口和路段“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改造,完成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从“村村通”到“路路安”的转变。
为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路子、新办法,周卫民积极争取新会区古井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依据省公安厅和省银保监局《广东省财产保险公司全面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合作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以警保联动共建“两站两员”的方式率先在全市农村铺开创建工作,并以新会区古井镇管咀村为警保联动共建“两站两员”试点。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周卫民主动承担路长一职,具体负责站点的协调沟通、监督管理、指导培训、考核问责,同时履行对其所辖乡镇农村道路的巡查职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劝导查处违法行为。2019年该辖区交通事故宗数下降17.7%,其中一般交通事故宗数下降46.2%,财产损失下降17.7%,受伤人数下降17.5%,死亡人数下降77.8%。 “两站两员”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周卫民因此在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开展的广东省2019年度星级劝导站和优秀路长、优秀劝导员评选活动中,成功当选为江门市交警系统唯一一名 “全省交警系统十大优秀路长”。新会区古井镇管咀村交通安全劝导站被评为星级劝导站,新会区古井镇岭北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叶荣俊被评为优秀劝员,分别受到了省厅交管局的通报表彰。 年过半百仍奋战交通执法一线 三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周卫民工作争创一流的良好品格、也培养了其吃苦耐劳的性格。他每天提前1个多小时上班,将前一天的工作认真进行梳理,查找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其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另一方面,他妥善细致地做好当天的勤务工作安排,在每天的岗前点名环节中进行详尽的点评。工作上,周卫民是拼命三郎,废寝忘食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同事们见他睡眠严重不足,多次提醒他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他总是说:“值班备勤夜巡的民警还没回来,我怎能安心入睡呢?”。
在公安基层交通执法最前线,周卫民作为古井交警中队中队长,总是冲锋在前。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嘉奖。然而,工作昼夜连轴转,压力大、任务重,长年累月地透支着身体,周卫民曾数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2018年3月,周卫民被领导和单位的战友强行送住江门市中心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被查出患有脑膜瘤病,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就诊治疗。住院期间,周卫民始终放心不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一边治疗一边挂念中队的日常工作。
新会区古井、沙堆两镇位于新会区的南部,与珠海斗门接壤,交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周卫民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中队民警辅警持续不断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秩序整治行动,配合上级交警部门先后开展“两客一危”一货一校、农村面包车、打击假牌假证、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打击酒驾醉驾毒驾等各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周卫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虽已年过半百,但无论是是深夜查车还是雨中布控均从未缺席。 今年以来,新会交警大队古井中队在各项绩效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该中队共检查各类车辆4796多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923宗,暂扣交通违法车辆322辆,治安拘留违法人员1人,送新会治超点过磅处理超重车辆43辆,查处酒后驾驶人73人,查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1424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