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育”一直以来确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事实上的上升的可能性,这也是大家持肯定态度的动因;但另一方面,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教育”提供的可能性之中,“应试教育”这个具体制度对于公平性并没有什么贡献。事实上,教育的公平取决于更广泛的社会现实。
在高考刚刚恢复的那些年中,之所以应试教育显得公平,事实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贫乏,中产阶级缺失,在底层平民和高层权贵之间的阶级还没有形成,因此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在教育中谁都难以获得更多的优势;同时一切都还没有那么市场化,更多的财富也未必能兑现成更多资源。所以“应试教育”才看上去公平而已。这是被动的公平,不是制度本身的公平。而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壮大,即使在纯粹的应试教育的玩法下,更好的家境也一定可以兑换为更好的教育。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更多的流向一线及省会城市的超级中学,因为这些学校能提供更高的收入、大城市的户口和编制,普通县中即使有足够优秀的老师也很快被挖走。我所在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江苏省都难免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省会独大的省份了。
于是更好的教育资源一定集中在大城市,农村的孩子从此落后;而大城市里,好学校的学区房价格又拒绝了城市的低收入群体。若是从小一直在区域内最好的学校读书,同学的家境也基本同样是区域内领先的。而多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也逐渐变得细分化、专业化。超级中学基本都有专门负责竞赛、自主招生和高考的教研组,甚至有专攻不同题型的老师。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能专攻于某一个领域研究更好更新的解题技巧、方法、思想。普通中学里老师动辄要带十个班,还操心着周末要不要兼职补课补贴家用,怎么跟人家比专业水平?
在更专业的指导下,结果就是应试能力的巨大差距。普通学校的孩子即使沉浸于题海中也可能得不到专业指导;而超级中学的学生也许每天少量的作业就能掌握充分,还有时间发展兴趣、拓宽视野、思考人生。于是乎人大附中的各种特长生的高考成绩同样完爆北京的普通中学。而追溯到源头,原因可能就是普通中学的孩子没能生在一线城市,或者家长买不起海淀的学区房而已。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这样的现象暂且局限于一线和大型省会城市,而随着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和市场化进一步推进,我认为这样的现象还会继续向下深化。
所以,教育并不能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在宏观上很好地解决阶层固化的问题。但在个体层面上,对于一个出身贫寒却天赋卓著的孩子来说,“教育”这条路径依然是清晰可行、值得尝试的,即使目前这条路上也已经谈不上太多的公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