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336
- 在线时间
- 54 小时
- 金钱
- 946
- 贡献
- 1084
- 最后登录
- 2015-10-20
- 主题
- 597
- 帖子
- 1329
- 精华
- 0
- 积分
- 4031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15989
研究生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在线时间
- 5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10-20
- 注册时间
- 2014-11-1
- 积分
- 4031
- 金钱
- 946
|
近日,延迟退休的话题伴随着养老金改革,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24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会上。有委员建议尽快推迟企业员工退休年龄,以解决企业员工退休金的问题,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这样多收五年(养老保险),少发五年(养老金),从身体状况来讲,没有多大影响。”消息一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给国家的养老金支出带来了巨大压力。据有关机构测算,2013年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17%。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延迟退休年龄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开出的一剂“猛药”。有专家推测,通过延迟退休,每年或将为国家减少养老金缺口200亿元,效果不可谓不显著。但是,既然是“猛药”,就无可避免会带来“副作用”,需要三思而后行。
延迟退休,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延迟企业员工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岗位缩水,加剧就业压力。对于老年员工来说,延迟退休有可能会增加其晚年失业的风险,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各行各业工作强度不同,如果普遍实行延迟退休,必然会引发“不公平”的呼声,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延迟退休政策不能强求一步到位,要给民众一个适应的阶段。有的委员提出“弹性退休制度”,根据退休年龄适当调整退休金,由当事人自己做选择,笔者觉得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一方面,缓解了养老金支出压力;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了企业员工的自由选择权利,比起强制执行更容易被人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