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29
- 在线时间
- 1182 小时
- 金钱
- 113
- 贡献
- 36
- 最后登录
- 2016-3-5
- 主题
- 512
- 帖子
- 2463
- 精华
- 9
- 积分
- 2715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64
大学生
 
- 在线时间
- 118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3-5
- 注册时间
- 2013-3-7
- 积分
- 2715
- 金钱
- 113
  
|
习书已有十几年,断断续续坚持了下来,这过程难于详尽叙述。回想8岁时,常喜用毛笔在地胡画,因没有老师,根本不知何为书法。上至五年级,来了一个男班主任,才华横溢,会写字,终于能听到几堂书法课。也是从那时开始,懂得了怎样执毛笔,也懂得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写法。
我接触的第一本书法字帖,是学校发的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我一下子被上面的字迷住。看着那严谨而充满美感的笔画,那时我曾想,如果我能写,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虽然听老师说书法甚难,然我仍下决心要学会。可叹,上完这几堂书法课,也不知是何原因,或许是学校觉得书法是小技,不配占用课堂时间吧,此后再也没有听过书法课了。然而学书热情并没减,没有了书法课,便自己细细临摹,那本(玄秘塔)不知重复临习了多少遍,直到有一天,发现写得与帖字一模一样,那份兴奋真是无法形容的。
就这样,中学期间一直坚持抽时间临书法,此后便有意地接触大量的碑帖,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多宝塔)、隶书(礼器碑)等碑帖。在初中时,只学楷体及隶、行;高中时便开始学草体,先从于右任(标准草书)开始,再临二王草体等,经历过相当勤苦的临习。没钱买墨以水代之,一支毛笔直写至脱了毛才舍得丢弃。我有个姑夫也喜欢书法,家里藏的书法帖也不少,我常到他家借书阅读并临习。姑夫知我喜写字,曾送我二支大毛笔,我那时喜爱之极,可惜的是,那仅有的二支大笔最后也被写到只余下笔杆。
我学书的痴迷,家人是无法理解的。奶奶常说我神经有问题,只因我常站在阳台上,用笔点水在阳台平台上猛挥(因没钱购纸张,只好以家的阳台或地板作临写处)。我的父母文化并不高,然也不反对,也不支持,只是顺我自然发展,这就使我将房间当作挥洒对象,弄得周围黑污一片。有时回到当年农村老家,仍可见自己曾经留下的大片大片墨污。
当时没有资金购太多墨汁(虽用水临字多,然总得有接触墨汁这过程,仍是要节省钱来购墨的),便将墨汁加水冲谈来临写,如此使我节省墨汁不少。
在中学临习书法这过程,我是一辈子都难于忘记的。曾经在放暑假期间,每天清晨7点,我便将一桶水提上天台,然后就在上面用水临写大字,直到傍晚6点才停止,那桶水已基本临完。
然而我还是停止过对书法的学习。那是上了大学后,我痴迷于诗,一心只放在对诗歌的研究上。记得大学最后一年,学校忽然搞了个书法比赛。我自认自己曾学过书法,也参加了比赛。比赛的结果令我很扫兴,只获得了二等奖,我以前在中学时,书法一直都是获一等,现在看来是大退步了,这不禁激起我重新学书的动力。从那以后,读书之余,我将部份时间用于书法的临习上,同时进行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使我文化及思索能力得到提高,书艺也有所悟得。
自出来工作,时间少得可怜,除了读书,习书的时间就更少,然而我还是按计划地坚持下去,不求多只求精,相信总有一天能将基础磨实!
后来,我遇到了梁老师,他是“雅君斋”的老板,也是广东省书协会员,自学成才,写得一手好隶书,曾得著名书法家陈光宗指点。我认识他时,我已是27岁了。因常去他那里购笔墨纸,有时也将自己的作品装表,他便见到我的书法,对我的字也作了评价,相信我这样磨下去,终有一天会成才。我知道,我的这些书法基础都是读书时勤苦临习达到,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况且自己本不是天才。经梁老师对我书法的点评,我便渐渐悟到书法的一点味来,也感悟到怎样才能走出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书艺之路,至于能否走得出,除了勤奋外,更看造化了!
回想起学书走过的弯折道路,常令我感触良多,也无法一一将其叙述得清楚,这其中之味,只有自己知了。然而无论今后如何,书法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份,它将伴我走过风风雨雨,直到生命的终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