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小的时候,每到阴历3、4月份的时候,农家的孩子也想花儿啊,草啊的,都恣意疯长起来,除了身体,还有那一颗童稚的心。这个季节,是我们这帮孩子渴望的季节。 ![]()
一是吹柳笛。村头大柳树滋芽儿的时候,枝条都绿起来,截一段柳枝,用小刀割下半个铅笔的长度,用手慢慢把枝条上的树皮揉松,然后轻轻地把外面的一截柳枝的皮拉出来,就是一个柳笛的模样。然后在一端用小刀沿着边缘把外面绿皮去掉,就是一个柳笛了。削掉外皮的这端就是笛哨了,放在嘴里轻轻地一吹,满田野的笛声阵阵。 ![]()
二是总是盼望着樱桃花开。最好是一阵微雨过后的黄昏,院子东南角的那一树樱桃,突然间就挂满了粉白的小花儿。不过花期不长,也就是两三天的光景,花谢了。就盼望下一个花开。杏花儿也是开得早的。再后来,就幻想着这些杏儿啊、樱桃树啊,早日长出果子来,盼望着早日爬上屋后大杏树上,摘杏子吃。 ![]()
三是挖水洗菜和各式野菜。先是水洗菜悄悄从土里钻出来,天地里的边边角角,总见这种菜,那时农家人较少吃这个野菜;挖得多的是荠末菜,也就是苦菜。华北田野的野苦菜叶子是细长形状的,不像超市卖的宽宽的叶子,色泽也要暗一些。荠末菜洗净,蘸着自家发的大酱,那个鲜味儿,带着土壤的芬芳,一想起来,就流口水。 ![]()
四是挖毛楞草。这个要到清明前后了。毛楞草就是茅针,在稍微碱一些的地里多见,往往是成片来长。旧式,农家盖房用的是土坯,往往找这种草多的地方来挖,土壤硬度、粘度都好多一般的土料。毛楞草刚刚抽芽的时候,把茅针拔出来,直接食用,甜滋滋的味道,至今难忘。 ![]()
五是放风筝。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不过农村不必城里,用那种买来的风筝,而是自己制作,翻箱倒柜找两片绸子布,用浆干蘸钢笔水,在上面画上两个大眼睛;把布用细铁丝固定在一个十字形的竹木架上,下端栓个线绳,乘风拉着一跑,风筝就飞上了天。 ![]()
六是掏鱼。有时候,冬季里因为河里放水,存水不多,等冰划开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经常拿着抄子去掏鱼,多是那种小型的,偶尔也淘上一条大个的大头鱼或是草鱼什么的,回家用酱炖炖,吃得那叫一个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