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搭上了7路车,我坐在靠近后门的位置上,因为有些晕车,心里颇是着急。有个7,8岁左右的孩子冲上车,请求公车司机等一下他妈妈。 赶着上班或办事的人在车上开始烦躁嚷嚷,说凭什么让全车人等待一个人,各种恶毒嘲讽责骂孩子埋怨司机,说“你是李刚的儿子吗云云”,孩子着急得想哭,“司机叔叔,我妈妈很快上来了!” 没多久,一个中年女人一瘸一拐地从后门上车了,满脸愧疚说了声“不好意思”,小男孩奔向妈妈,并拿起乘车卡奔向车门帮妈妈打了卡。我给母子让了座,残疾人妈妈吃力地坐下,抱着孩子微笑着,没一句解释,孩子满脸委屈在抹泪。全车人都沉默了。或许经历了无数次被公车甩下的遭遇,孩子先上车,残疾人妈妈在后面拼命赶,她已经尽力。 想想刚才车上不了解真相的人的恶毒的话,看着眼前不停抹泪的孩子,突然感觉到无言的心酸。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多点宽容和理解,会不会更美好? 感叹我们去责骂孩子前,真的需要了解下背后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他们行为的背后,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各种理由,请尝试着理解他们。感谢耐心的司机,他给我们烦躁的人们树起一面 旗帜,理解是一种智慧。 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养成善解人意的品德,那么该如何做呢? 善解人意在心理学中叫做“同理心”,就是指能够去理解别人的情况,理解别人的心情,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 有的家庭一味疼爱孩子,孩子只知道接受别人的关怀、体贴,不知道还应关怀别人、理解别人,日子久了,便会形成小气、内向、离群的性格。应该改变这种不完善的教养模式,在给孩子各种爱的同时,让他们也懂得爱别人、同情体贴别人。有了这个基础才能焕发孩子了解别人的愿望,善解人意也才有意义。 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去培养: 第一,转变角色,父母从强者变为弱者;第二,接受爱意,放大孩子的孝心;第三,提高孩子理解别人的能力。生活中注意教给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可使孩子学会审时度势。 最后,该对孩子说“不”时,就要说“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对孩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愿说“不”,甚至经常会在孩子的哭闹之下,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更加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在家长用各种方法(语言、行为)给孩子以极大满足时,一定得让孩子建立“互信”的概念,要让孩子懂得理解和被理解的同等重要。溺爱的结果只会养成孩子娇气、任性、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