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茂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拥护和热情投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掀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尤其是在推进连片示范区的建设中,以规划为龙头、新村为载体、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以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幸福村(居)“六个一”、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扶贫开发“双到”、城乡清洁工程、林业“万村绿”、教育创强等工作为重点,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实力茂南、活力茂南、幸福茂南”建设夯实了基础,加快了新农村跨越发展的步伐。 茂南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包含新坡镇车田村、新坡村、合水村和高山镇章福村、文秀村、文岭村、坡头村7个行政村,48条自然村,人口1.7万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片区紧联茂名市中心城区,接受市级行政区人、财、物的辐射,各个村落均沿着哺育茂名成长的母亲河――小东江下游沿岸分布,整体生态环境优越,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建村500多年的新坡村,历史古迹丰富,拥有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200多年前的许氏宗祠;有见证茂名市诞生和发展的茂名市筹建处――始建于清末民初的许氏祖屋。合水村、章福村、文秀村等革命老区,见证共产党茂南革命史迹,传承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文化。茂南区道教协会办公场所――文岭村的道教文化活动中心、章福村的孔儒文化广场,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修心养性”的道教文化和“修身善德”的孔儒文化。 片区内的车田村、章福村、文岭村,商贸物流仓储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比较成熟的农村发展模式,成为集体经济主导型的“南街村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车田村先后荣获“广东省宜居社区”、“广东省卫生村”、“茂名市文明村”,还在2014年全市县域发展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市8个最满意项目之一。文秀村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广东省文明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创联’活动――‘五个好’村党组织”。文岭村先后荣获“广东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广东省妇女之家示范点”、“茂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章福村建成茂名第一条乡村绿道――“章福绿道”,率先在全市成立村级环卫队伍。 茂南区新农村示范片,将以“脉动东江,多彩城郊”为建设主题,和以幸福村(居)“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即一村(居)一文化阵地、一村(居)一法律工作站、一村(居)一视频监控、一村一标准化卫生站、一村一幼儿园、一村(居)一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作基础,紧紧抓住小东江这一独特资源和城郊区位,紧紧连接茂名市区“一河两岸”美化绿化延伸工程,服务于茂名市区的扩容提质,用商贸物流、生态旅游富民强村,集聚片区人文历史元素,融合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素,将其打造成“民富村美、幸福和谐、文明生态”的多彩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精品。未来茂南将示范片区打造成为:新坡村文教阵地。作为茂名市发祥地,通过原有历史建筑、纪念宣传和戏剧表演等诠释茂名市发展历史。 车田村:建成文明新村。通过井然有序的民主管理,展现“守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现代新农村风貌。 合水村:休闲乐园。利用江河汇流、连片鱼塘,通过养殖合作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章福村:东江脉动。打造特色饮食一条街,建设集种养、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利用沿江绿道和小东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东江两侧村庄的活力脉动起来。 文秀村:农工并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和物流产业,推动农工商同步发展。 文岭村:文商双兴。发展环市西路的商业物流带,弘扬道教文化,打造人文环境。 坡头村:物流兴农。打造全市较大的建材物流园,发展花卉、玉米、草莓等观光农业基地。 未来,茂南还将规划从高山镇章福搭建一条桥过新坡镇车田,使两个镇七条村真正连为一体,然后可以在下游再造一个筑水坝,两岸整治后,观光旅游,前景广阔。 为达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实现目标,茂南已蓄势待发,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机构,区农业局作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组织牵头协调单位,区财政、国土、规划等十多个单位为成员责任单位,履行职责。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等参与建设,广泛发动外出乡贤和村民开展“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形成各级财政、部门项目、工商企业和村民、乡贤等共同筹措资金,推动示范片建设的良好局面。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建典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村规民约,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使广大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一花引来百花开,风起扬帆正当时。随着“脉动东江,多彩城郊”的纲举目张,茂名城郊农村示范片一定会续写昨日的辉煌,绘就彰显粤西“沿江村落风貌、城乡融合发展、社区文化多彩、群众生活和美”的美丽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