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最初喜欢散文的开始时因为在初中时学习了张晓风的散文后,从那时偏爱上散文这种文体的,张晓风清丽的散文是我最初喜欢的。后来课文里又学了简桢的散文,我记得那时这样的文都只放在每个单元课文中的最后一篇,并不作为考试试题的重点考题,所以老师教的时候也都是浅浅的带过,一般只用一堂课的时间便教完了。但在我总是觉得意犹未尽,而自己每天早上的早读课时总爱选这样的散文来阅读,自己慢慢品味其中的属于散文的独特的韵味。这便是我喜爱散文的最初了,当初只觉得好,但没有鉴赏和分析的能力。初中毕业后,作为农村出来的女子,无论你怎样热爱学习和愿意读书,但总是与读书无缘的,只有初中学历的我便这样开始到社会工厂里打工了。这是普遍的多数的生于这个年代的农村女孩的命运。我也只能木然接受。
还记得人生第一个月领的第一份工资,是03年在东莞的一个玩具厂上的流水线上劳作了一个半月后领的第一份薪酬,除去压上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只能领来半个月的工资,大约为两百多,当时觉得这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皆因自己从前除了交学费外,从没有拿过一笔这样能让自己自由使用分配的钱,当时还想着要将一半寄回给家里用,可是母亲在电话里说不用了,让我留着自己用,以后有多的再寄回。所以那半个月的工资便这样地全由我自己做主使用了。有了钱,有次无意中逛街边那些卖言情小说的旧书摊里发现了一大堆言情书里居然其间有一本张晓风的散文集,当年的我简直像是找到了宝贝,便用了我人生当中领的第一份薪水买了人生当中属于自己的第一本散文书,
这是件让我记了十年的事。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己能省出的钱来买自己喜爱的书来读,我有了买书的能力,这是我走上社会后一份很重要的收获。但那时钱毕竟没有多少是剩余的,所以那几年我一般都只买都市里那些摆在地摊上的盗版的二手书。那些年,在厂里流水线下来的日子,我买的书都是积攒了一年的,然后年终回去过年时放在行李箱里带回去。那些年我的箱子里除了三两套换洗的衣服外,最重的便是压在衣服箱子里的书了。但是我愿意这样的不辞辛苦,每年从深圳从东莞繁华的大都市里打工回家时拉着这样重重的一箱子书回到吴川的某一条小村子里去。母亲见到这样的我也说我,书又不能当饭吃,买那么多干嘛么?是呀,书又不能当饭吃,买来干嘛呢?我也不知道,谁能来答我这个问题呢。到现在都还有人会质疑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是呀,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为你带来经济效益了吗?为你改变生活待遇了吗?直到现在,我仍不知怎样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那些年买的翻版书记忆里记起的有,鲁迅,刘墉,张爱玲,三毛,还有翻版的唐诗宋词,红楼梦,都是厚厚的一本。直到后来接触了网络,又开始懂得在当当网买书后,我才没有再没有买过那样的盗版书。
我偏爱散文,所以读书一直便以散文为主。从鲁迅开始读,然后三毛,杨绛,贾平凹,朱自清,郁达夫、丰子恺、林语堂、徐志摩,沈从文,周作人,读了张爱玲的小说后,有人说胡兰成的散文写不得也不错,于是也买了本胡兰成的《山河岁月》,读后确实觉得不错。台湾的散文作家读过的有余光中,林文月,刘心武,简桢,张晓风,舒国治,在我觉得,台湾的散文作家水平都是极出色的,水平极高的。余光中的诗为人所知,但是他的散文原来也是极好的,并不曾逊色于他所写的诗。还有简桢优美极具语言特色的富蕴汉学文化的散文是我一直的真正的偏好。也爱读70后安妮宝贝写的散文书,她的书几乎每一本我都有买到。安妮宝贝的散文其实影响了整个青春的选择的走向,我不想评论她写的好或坏,但是在曾经的青春迷惘中,因为读安妮,读到的是安妮行文里一直有对这个喧哗时代的思考和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和自省的态度,这给了当时青春迷惘的我很多的安慰和启发。 也曾读由季羡林为主编的《当代散文八大家》这一整套的散文书,这套书里选的散文家是余秋雨、金克木、冰心、秦牧、汪曾祺、余光中、季羡林、张中行。这套书在图书馆借的,最大的收获是余光中的散文,余式风格的大品散文,气势壮丽。真正使我有所学习品悟。还有张中行的,像是读一位老师在教学一样,我从中也长了很多的知识。香港董桥的散文书里总是透着一股老一派文人的风流韵味,我喜欢这股子老派人的文气和作风,也爱细细品读。但我自己最推崇的是丰子恺的纯朴散文,皆因他对万事万物总持有一份平等相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一份最纯真的赤子之心,自然界的花草也好,动物也好,小小孩也好,在他心中都是最好的最美的东西。
因为喜欢读散文,所以不知不觉的我也走上了偏爱写散文的这条单一的路上去。我觉得我爱散文,可能不是因为散文容易写。反正也就这样义无所顾的踏上了选择了,喜爱了,这是我坚持了许多年的喜爱,对于自己所写的散文,我也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样的境界和程度,只是先有一份喜爱之心,然后又选了一种合适的自己风格的,素淡的,平常的,诚恳的,简约的,这大抵是我对自己写散文的一点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