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29
- 在线时间
- 1182 小时
- 金钱
- 113
- 贡献
- 36
- 最后登录
- 2016-3-5
- 主题
- 512
- 帖子
- 2463
- 精华
- 9
- 积分
- 2715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64
大学生
 
- 在线时间
- 118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3-5
- 注册时间
- 2013-3-7
- 积分
- 2715
- 金钱
- 113
  
|
本帖最后由 零丁香 于 2014-1-16 11:51 编辑
年轻的狂妄,胆大,冲动,在岁月的流逝中,有意无意地作了很多错事。有些事可原凉,有些事不可原凉,原凉与不原凉视其对社会或个人的伤害程度, 更视社会及个人的宽容性。
不可原凉的,国家作出制裁,关入监狱或处死,但更多的不可原凉,并不是国家能左右,纯属团体及个人的宽容态度。比如社会道德,他并不犯罪,只是不守公德,随便吐痰或乱倒垃圾等,已达不可原凉的程度,这种不可原凉更多来自于社会及个人的反应。
青年人血气方刚,难免冲动流血,只要所犯的错不过份,其能有认识改过的态度,无论社会或个人都应给其宽恕的空间,让其有成长的机会,倘一棍子打死,有些天才就这样被扼杀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大莫焉!一个人能认识自身的错误,并自行改正,这是莫大的好事,无论对年轻人或老年人,都应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除非那类错是罪大恶烈,无法包容,但也要给他们忏悔的时间。
人一生中,犯些错误,是正常的,没有错误的发生,就不能体悟下一步的正确,只有从错误中学习,才得以提升。社会容忍犯些小错,但不允许犯大错,犯了大错,再也没有退路,有退路的错,都值得宽容。有时,犯错并不是自身一人造成,更多是社会环境导引的恶果。人在此世,都是因缘而生,所作之事也是因缘而为,只不过世间人容易将错误局限于个体,以警戒身边的人罢了。
又因人性自私自利心重,多从自身出发,评定一个人的错误。社会有公理,从社会公理评定错误,那无可非议,但世人多是从情绪,从对自己利益及伤害程度评定,这是不合宜的。对于某个体是错,但倘若对于团体或社会是对,那他并不是犯错,而是做对了。比如某人为避免一个强盗伤害更多的人,他将这强盗杀死了;从强盗的角度来说,他杀了人,是错误的,但他为了更多的人杀了人,从大众角度来说,他是正确的,是做对的。正如佛家所论善与恶,为大众而善是善,为己善而伤及大众则为恶,可见善恶的标准,以覆盖面的大小为准。
人一生,可犯小错,切不可犯大错,我们从小错中悟通大错,不可铤而走险,再无回头时。作为面对小错之人之团体,社会应有宽容之心,这才达到和谐发展的需要,若处处计较,睚眦必报,则家无宁日,国无宁日,社会无宁日,人之间活得紧张疲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