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纪委《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将周永康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走到这一步,“周老虎”被打倒已成定局。
6日早间上网,满屏的敏感词——不,周永康。看了一下坊间评论,一部分愤愤于周永康“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一部分纠结于周永康“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一部分好奇于周永康“与多名女性通奸并进行权色、钱色交易”……这些都很对,但我以为,我们的讨论不必局限于此,似乎可以稍微深入一点。
“周老虎”被打倒后,中国何去何从?如何从制度上防范下一个“周老虎”的出现?
首要之举,当是扎紧制度篱笆,坚定依法治国的决心。不管是打老虎还是拍苍蝇,始终都是治标之举,而非治本之策。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固然需要这种上打老虎,下拍苍蝇的运动反腐,更需要扎紧制度篱笆,彰显法治,使得官员不敢腐败、不能腐败,最后是不想腐败。
说到依法治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立。现行宪法及法律共计534部,加上490部行政法规,194部司法解释,7767部部委规章及文件,以及不计其数的地方性法规,堪称汗牛充栋,蔚为大观。显然,中国不差法律条文,而是差预防、差执行。古人尚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1世纪的今天,就更不应该存在针对官员的“赦免权”了。我们应有足够的信心喊出“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其次,应是厘清权力边界,将公权力关进笼子里。《南方周末》前高级编辑林楚方曾模仿美国总统布什的语气编造过一段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段话是假的,将公权力关进笼子,却是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我们审视古往今来的腐败案件,背后无不有公权力张牙舞爪的身影。李克强总理曾言,政府过多的审批有寻租嫌疑。岂止是寻租。公权力机关不按法律办事,将会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不讲规则的风气。如何厘清权力的边界?一是不能做法律没有赋予权限的事。即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不能采取法律没有赋予的手段进行管理,不能随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三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该开的公证会必须开,而且必须公开透明。
第三,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杠杆作用。在无数腐败案件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会来事的老板要承包某项工程,不走招标会,而是直接带着巨款找某位领导,这位领导批下条子,这件事就这么成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这样的事情显然不容易发生。
因此,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杠杆作用。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该交给市场解决的完全放开给市场,政府腾出更多精力管好宏观经济。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必须完善舆论监督,拓宽新闻言论自由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竞选班子成员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此间,《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正是由于他们报道的内幕消息揭露了白宫与水门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促使了尼克松的辞职。
舆论监督是约束政府官员腐败行为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德国央行行长韦尔特克2002年元旦接受了德累斯顿银行的邀请,到柏林出席欧元面世的活动。当时他与家人下榻在豪华的阿德隆酒店,7661欧元的住宿费由德累斯顿银行“埋单”。消息一经披露,此事立即成为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韦尔特克行长马上为此事道歉,并支付了一半费用,但依然难以平息众怒,不得不于当月7日被迫暂时离职并接受司法部门调查。将官员的行为暴露在媒体下任人评说,这在极其广泛的社会层面上防止了权钱交易、暗箱操作之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所以,对于腐败行为,新闻舆论监督不能形成巨大的动力和压力,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得到公众的备加推崇和支持,成为与立法、司法、行政平行的“第四权力”,被誉为“无冕之王”。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提高作为非国家权力性质的舆论监督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早日成为反腐防腐的“无冕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