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是茂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茂名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茂名地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见它在茂名人心中的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状况不断变好,年例的规模越来越大,餐桌档次越来越高。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钱人为了显得“有头有脸”,做个年例所花甚至是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挣不了的钱;而因盛情难却,一天吃几家年例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事,造成喝伤身体,吃坏肚子。所以这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有的说年例越来越铺张浪费不好;有的说年例变成了有钱人炫富游戏,是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的说吃年例成为很多人的人情负担,不请不行,请了不去不好;有的说年例形成了大吃大喝坏风气等等。 那究竟,我们应当用什么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年例呢?我个人认为应持以下三个观点: 一、年例是茂名传统文化,应当传承 茂名年例,历史悠久,据考起源于先秦(李爵勋教授观点),成熟于明清,绵延流传两千多年,是茂名地区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年例一般定在农历正月、二月(有的地方有“翻秋年例”,即夏收之后秋种之前),是人们通过开展祭神活动和宴请亲朋好友,来庆祝往岁的丰收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老少平安。同时,又借机会亲访友,共叙亲邻之乐。年例是“年例、年例、希望年年有这样好例”之意。它体现的是茂名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大方、重乡情、团结和睦的风尚。现实中,年例确实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村民的凝聚力,对推动我市乡村建设有积极作用。仅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来看,目前,茂名市全市村级(含自然村)的文化设施普遍较好,村民捐资兴建文化设施现象特别突出,几乎村村有文化室、有戏台,集资五、六百万元建设几千平方米的文化室和文化广场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电城镇九尾垌村、茂南区镇盛镇彭村、茂南区公馆镇造腾村、化州高志唐村、高州彭村等都有非常好的村民文化活动设施,全市村级文化室(室内)的面积超过415381平方米,是镇以上公共文化设施总和的4倍多。这些农村的文化设施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开展各类年例活动。 年例中的一些优秀的传统还是需要我们继承弘扬的。 二、年例是省级非遗名录,必须有效保护 年例入选2009年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的是继承和弘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地区认同感,有利于凝聚人心,社会稳定。 按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2011年颁布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加强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等保护工作。 年例习俗为茂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展冼夫人信俗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是茂名年例的主要内容,冼夫人精神在年例中得以广泛宣传。各类民间艺术在年例中得以传承,飘色、六双花灯、木偶戏、花棚舞、禾楼舞、高脚狮、人龙舞等等都主要在年例期间表演,据不完全统计,仅年例期间茂名全市各类民间艺术(含歌舞)演出超过12000场。特别是粤剧,年例期间几乎村村请粤剧,已经举办了26届的“订戏会”的主要市场就是年例,“春秋班”演出2005年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演出盛事特别奖”,每年演出5000场以上,孕育了广东粤剧最大的市场。所以,政府对茂名年例应该合理提倡,积极保护。 三、年例需正确引导,提倡节俭办年例 茂名年例,它本身就是茂名的文化品牌,是茂名的一张独特的名片。鉴于它是人们自发性的群众民俗活动,表现形式各地各村都有差异,据李爵勋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不完全统计,年例游神习俗里人们游的“神”有超过16种。 目前,茂名年例的形式仍然沿袭游神、祭祀、请戏、宴亲等传统固定的形式。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有些人会出现宴亲讲排场、炫面子、铺张浪费的情况,这是极少数富人的作派,但绝大多数群众还是依自己实力办年例的。对一些不良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强引导而不是禁止,要通过媒体的宣传、基层政府的群众思想工作等手段,宣扬节俭、健康,摒弃铺张、低俗、黄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群众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名利观,把年例办成真正亲戚团聚、朋友相会、村民同乐的喜事。群众自己在办年例的时候也要理解年例的本质,更加注重对年例精神层面的优秀文化传统追求,扬精袪芜,量力而为,把年例办得既隆重、体面,又反映新时代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