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地铁砍人事件现场
1月14日上午11时39分,广州110台接群众报警,称在三元里地铁站A1出口有一名女子被人持刀伤害。越秀警方立即派员到场处置,全力截查嫌疑人。
据称,凶手已被抓,行凶原因暂不明,从照片中看出被砍女子满身是血,现场惨烈。
相关:在地铁中怎样保护自己?
碰碰撞撞周身伤,伤不起!
●高跟鞋、厚底鞋挤车危害大
最好上下班换上平底鞋
时尚靓丽的高跟鞋向来是女性的宠儿,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宋卫东副教授表示,穿高跟鞋的人脚是处于前足站立的状态,这时候人体关节的压缩应力是体重的3倍,这就造成了踝关节各骨头间的契合度最差,走起路并不稳定。而在拥挤的环境中,这种不稳定就更加显而易见,对身体的支撑都处于亚稳定状态,也就是说站立的稳定性就越差,极易扭伤。
宋卫东表示,当鞋跟高于5厘米后,就会使身体重量过多地挤压前足,容易使前足变形和受到损伤。而足跟的抬高,自然造成身体重心的前移,从而影响腰椎的生理弧度,致使腰部负重增加,并容易引发腰部疼痛。特别提醒产后不久的女性最好远离高跟鞋,“女性生产前后,孕激素会带来全身韧带松弛的状况,在恢复期间如果穿着高跟鞋,更导致局部关节不是很稳定,易扭伤和拉伤韧带。另外,高跟鞋还可能造成踝关节损伤、跟腱短缩,以及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长时间穿着高跟鞋,紧绷的小腿肌肉容易抽筋,还会造成如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脊柱等方面的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时下深受欢迎的厚底鞋未必就是安全的选择,厚重的鞋底,让鞋底与踝关节之间的力度增大,更可能造成扭伤。别说在拥挤的环境下,就算在平地中,人在行走时,先是足放松,足跟着地,脚将人体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柔软度,才能与地面产生更好地相互作用力。而厚底鞋使脚需要更大的力来推进,更容易让小腿疲劳,甚至会加剧原本高跟鞋带来的问题。
宋卫东建议,每天要挤公交车上下班的女性最好换上一双平底鞋。非要穿高跟鞋的,也要选择一双“相对健康”的高跟鞋,首先是鞋底能与脚底包括足弓充分接触,这样就能把压力向脚的各个部分很好地分散;其次,鞋面不能往外斜,否则会增加扭伤的风险,还有就是鞋跟要足够牢靠,不能内偏。
●挤车手腕很受伤
扶握适当放松手指不易受伤
挤车最容易受伤的另一部位就是手腕,如要在拥挤和车厢摇晃中做到“屹立不倒”,很多时候是依靠紧握扶手来稳定身体。这时候腕关节比较容易受伤,特别是如“吊环”的扶把稳定性低,在急刹车和别人拥挤的作用下,更容易造成腕关节和肩关节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上肢出现一些肌肉或者韧带的损伤。宋卫东说,一般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太大的损伤,身体可以自己慢慢恢复,但如不注意保护手腕关节,反复拉扯可能会加重伤情。
挤公交车可以算是体力活,所以,挤车最好选择比较牢靠的扶把,以免摇摆造成上肢带的不稳定。扶把最好选择低于肩关节水平以下位置,这样不但人体会感觉更加舒服一点,受伤可能性也更小一些。
此外,要知道手指在这种紧张着力的较量中也容易受到损伤,长期用力紧握会导致手指肌腱或者腱鞘的隐形损伤。手指肌腱被拉伤,还会引发炎症。宋卫东提醒,手指扶握扶手也要适当放松,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站姿和位置,减少手指和手腕的压力。
细菌异味如影随,伤不起!
●车厢内细菌不知谁有病
抵抗力差的人乘公交戴口罩利于防病
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地铁,都属于密闭空间,也就是说上下班挤车我们避免不了与许多人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呼吸。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许浦生表示,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当不舒服咳嗽、打喷嚏时,体内的病菌就会随着口腔唾液、鼻腔分泌物、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扩散到空气中,最远距离可达3-5米,所以这些传染性疾病极容易在乘客间传播。如感冒、 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等。许浦生强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性感冒,其症状与感冒相似,如大意忽视,控制不好将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上呼吸道感染。
许浦生强调,现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达到60% 到80%,他们看起来健康,但身体却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拥挤的公交车中,传染病原病毒的传播,对于亚健康人群就“要命了”,除了容易受到这类病菌侵袭,导致疾病的发生外,交叉感染等情况也很容易会导致病原体变异,加快多种疾病的传播。
他建议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要避免长时间在拥挤的地方逗留,如要挤车上班无法避免,那么最好戴上口罩,或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绢遮住口鼻。如果都没准备好,建议用胳膊肘捂着口鼻。另外就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的生活,提高个人机体抵抗力。
●车上吃喝气味难闻
建议尽量在上车前下车后吃早餐
一杯豆浆几个包子、为了节省时间,在公交车上草草解决自己早餐问题的上班族有不少。但这样不仅仅使封闭的车厢充满食物的气味让人不适,挤车时摇晃的车厢、拥挤的环境、紧张的节奏,还会让消化道系统调控功能下降,这时候进食容易增添胃肠道的负担。另外,吃食的碎屑和包装袋等垃圾,也给蚂蚁、蟑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车厢中时不时出现的“小强”的身影,也为乘客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据了解,国外是不允许乘客在车上吃食物的,这既不爱护公共卫生,也是影响自己健康及影响他人的一种行为。所以,建议尽量在上车前后吃早餐,上车时把没吃完的东西包好放妥。垃圾要丢入车厢里的垃圾桶,注意别落在外面。食物残渣和包装以及液体最好不要丢在车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