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新湖公园游春。出于职业习惯,笔者十分留意大众的公共秩序状况。
但见公园门口车流如龙,有交警同志在指挥交通,态度友善。公园里人流如潮,有管理人员在维持秩序,尽职尽责。由于人流太挤,园方竖起了指示牌,引导游客按一定方向行进。游客们拥而不乱,挤而不迫,大群向前,虽密密麻麻而秩序良好,呈现出一幅热闹而相对和谐的景象。笔者甚觉欣慰,由此也想到了城市公共秩序建设的问题。
建设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使力、大众合力,除了制订一般性的制度,还要有广博的文化视野,对各种文化因素能融会贯通,自成体系。笔者曾在《让城市建设多一份审美诗意》一文中,提问城市应如何建设自己的审美风格。这里可以进一步提问:城市应如何建设自己的公共秩序?因为城市的公共秩序,也是城市之美的一种。
构建城市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市民具备较强的理性精神。所谓理性,指的是精神的公共性,即精神世界的交通规则。例如1+1=2,古今中外所有人都要接受,否则就无法进行数量换算。理性具有精神强迫性,区别于“我爱咋的就咋的”的个人情绪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个人情趣,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引申到社会领域,公共理性就是公共道德。公共道德的物化,就是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只有市民的社会公德大幅提升了,才能共同制订出良好的公共规则;只有绝大部分人都遵守了公共规则,城市才能有序运转。这就要求市民们在公共活动中,要尽可能跳出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换之以将心比心的公德心。
社会礼仪,是公共秩序构建的重要侧面。传统的茂名地区,是一个典型的 “乡土社会”,差不多的语言,差不多的生活习惯,使人与人生活在天然的“熟悉感”之中,人际往还,往往靠心灵默契就能达成。好人之间有点小碰撞,例如踩了一下别人的脚后跟什么的,只需相互对看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用不着附加太多的外在礼仪,那样反而会显得造作。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容,特别是游客的大量到来,一些能充分促进“陌生人”相互理解的、普及性较广的、文明程度较高的礼仪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带有感情和温度的良好礼仪,可以增加城市的风度和魅力,对促进旅游业大有好处。
语言运用,在公共秩序构建中起着独特作用。笔者在学校里曾亲耳听过一个“幽默”:一个口音听起来应该是北方来的学生对另一位学生说:“怎么茂名人说话,很友好的场合,听起来也好像吵架似的?我刚来的时候还以为茂名人经常吵架呢。”我刚好从旁边经过,几乎要笑起来——多明显的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别!这位北方同学还不了解茂名方言的发音!现代普通话里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但茂名方言作为粤语方言区的一方,大量保留了古代语音中所有的入声,这种声调发音短促而有力,给人一种刚说出口又吞回去的感觉,如果说话大声一点,听起来就有些“火爆”了。这并不意味着茂名人脾气不好,仅仅意味着一个语言和文化的适应性问题。理解了茂名方言,不会觉得茂名人老在吵架,相反,会觉得亲切、朴实。而由此得到的启发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公共秩序时,应如何多一份主动的文化自觉性,以有效沟通?笔者有位学生,从事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很容易引起争吵,但她能够把刚性的原则和柔性的语言结合起来,办事结果皆大欢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城不在大,有德则荣。加强公共秩序建设,归根到底是人、人的素质的建设。人的良好素质和社会的良好秩序,可以让本地市民安居乐业,可以让外来客人温暖如家,从而让生活更有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