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纵览
关注
袁克定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长子,是原配于氏所生。因鼓动其父袁世凯复辟,被称“洪宪太子”。他的晚年生活穷困潦倒,房产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没收,却拒绝与日伪合作当汉奸。
袁世凯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袁克定是大儿子,出生于1878年,他长期在父亲袁世凯身边出谋划策,鼓吹帝制,帮助父亲复辟,是民初政坛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因为是长子,袁世凯对袁克定很喜欢,安排他去德国留学,使他德文英文也不错。袁世凯出席外交活动,一般都是袁克定当翻译。1912年袁克定因为骑马时把腿摔坏,落下终身残疾,被称为袁瘸子。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临死前喃喃自语:“是他害了我。”这个“他”,有人说是杨度,也有人说袁克定。袁克定跪在灵前哭喊:“我对不起爸爸。”虽然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因而背负“欺父误国”的骂名。 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这时,袁氏家族失去靠山,家境每况日下,后来袁家在河南的家产又被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没收,昔日呼风唤雨的袁大公子只好靠典当为生。
抗战期间,华北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见袁克定生活穷困,便以高官厚禄诱其出山,到华北伪政权任职,以笼络北洋旧部,但袁克定不愿背个汉奸的骂名,坚决不同意,并专门登报声明。 对此,袁克定的密友、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曾评论说:“人知梅兰芳蓄须明志,其时北京沦陷八载,克定身处困顿之境,拒任伪职,也是有气节的,可惜知之者甚少。”袁克定穷困潦倒时,靠一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充腹,也不当汉奸。
袁克定晚年靠表弟张伯驹接济生活,袁张两家是至亲,此时袁克定孤身无依,故张伯驹养之。袁克定不再是锦衣玉食的“皇储”,而是干瘦、矮小的老头,他穿一身长袍、戴一小瓜皮帽,拄着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厉害。虽无鱼肉菜肴,只是以窝窝头切片,加上咸菜而已,但袁克定依然正襟危坐,胸带餐巾,俨然当年盛景。1958年,袁克定病逝,享年8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