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10时36分,中山市120指挥者中心接到一通急救电话。一位71岁住在颐和山庄的老人突发胸痛。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迅速响应,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入院后老人突发室颤,生命垂危。“我们在20分钟内电除颤25次,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蚁文东表示。在急诊科、ECMO小组、心内科等多学科合作最终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目前老人顺利完成手术并进入ICU病房。 心脏突发“电风暴” 医生20分钟除颤25次
21分钟内,急诊科医生为患者除颤25次 “10点50分赶到现场,我发现老人已经倒在小区楼下的空地上,捂着胸口,大汗淋漓。”负责此次出车急救的蚁文东说。心率慢、血压低。在做了心电图后,蚁文东第一时间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 为病人止痛、给心梗药物、贴除颤板、上心电监护仪……11:06,患者终于顺利转运至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 此时,老人突发室颤,生死就在一瞬间。 “患者室颤,准备除颤!”蚁文东医生立刻下达医嘱。 “充电,放电!”急诊护士在床旁操作。 老人的心率暂时恢复了正常,原以为患者会转危为安,没想到生与死较量才真正的开始。”
患者在急诊室内的胸痛抢救单元接受抢救 11:11分,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患者再次频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 “每次除颤后,心率恢复正常,坚持不足30秒、1分钟又出现室颤。” 蚁文东说。“这是我们俗称的‘电风暴’,24小时内发生多次室速或室,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在床旁为患者输药的急诊科护士黄俊丽说。 老人心脏突发“电风暴”,除颤、除颤、再除颤,21分钟内,医生为其电除颤共25次。“每次除颤后,还需要人工做心脏按压,以缓解病人缺氧问题。” 黄俊丽说。 围在床旁的几位医生和护士正全力抢救,虽然每一次除颤都能把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来。“可是生命体征不稳定,心率维持不住,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做介入手术,这样的情况,他没办法进入做手术。” 蚁文东说。
中山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合作挽救71岁老人生命 上“人工心肺”抢时间 多学科合作挽救生命 除颤数十次后,蚁文东心中拿稳了主意:“为了保障患者手术,我马上上报情况,希望联系ECMO,通过多学科合作挽救病人生命。”急诊科当值主任尹刚在短暂评估之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医院ECMO(俗称“人工心肺”)小组,决定利用“人工心肺”为患者提供心肺支持,为患者接受手术争取时间。 11:26分,24小时待命在医院的麻醉科医师郑秋岳等ECMO小组成员,携带着器材设备到达急诊抢救室。与心内科专家对治疗方案简单沟通之后,当即决定立刻为患者置管,以争取时间。11:48分,ECMO小组开始置管。 12:20分,ECMO设备顺利运行,也意味着患者的情况暂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启动ECMO小组到设备正常运行,总时间用了54分钟!
ECMO小组成正在通过“人工心肺”为患者提供心肺支持,为患者接受手术争取时间。 12:57分,患者在急诊科医护人员以及ECMO小组小心翼翼的护送之下顺利到达了介入治疗室,接受冠脉血管的介入治疗。 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心内科主任医师韩莹表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立即就位,手术在一个小时左右顺利结束,老人的心率、呼吸恢复平稳,被送回ICU观察治疗。“去年我们科完成了980台心梗手术,今年心梗病人仍然较多,仅昨天就做了6台心梗手术。韩莹说。
源于: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