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7
- 在线时间
- 110 小时
- 金钱
- 277
- 贡献
- 29
- 最后登录
- 2015-7-13
- 主题
- 14
- 帖子
- 43
- 精华
- 0
- 积分
- 363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04928
初中生

- 在线时间
- 11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7-13
- 注册时间
- 2013-9-3
- 积分
- 363
- 金钱
- 277
|
本帖最后由 名扬天下 于 2014-1-24 01:34 编辑
大秦帝国的爱恨情仇
,作者,不详
题记:缘分恨浅,爱恨渺茫,无缘与 卿绝,张眼远眺,海天相连处,见惊艳, 七色虹,刻骨铭心。今生今世,愿卿安 好,白头偕老,惟寄来生。人生偶遇,转 瞬即逝,缘起缘灭,聚缘似散。寻寻觅 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如仙子倚立,在 记忆深处。莞尔一笑,动情,妩媚,嫣 然。若惊扰,见谅,歉。 若有缘,当相见,自白首;若无 缘,当伤别,自悲离。凡爱情,无尊卑, 不论种族,凄美结局,多也。古焦仲卿刘 兰芝,近徐志摩林徽因。缘者,不随意志 转移而转移,不得不信命。得之,幸也; 不得,我命也。孤独终老,前世今生,今 生前世,早已注定,冥冥之中,一切早已 安排好。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欲遇见 之人,深情的问一声:Are you here waiting for me?若非伊人,唯仰天长 叹,徒呼奈何?
敬治大国如烹小虾的秦国诸明君,敬 一心一意辅助赢渠梁的卫庶子鞅,敬为秦 国舍生忘死的魏人张子张仪。 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第二部的《大 秦帝国之纵横》也看完了,竟然有依依不 舍的感觉。08年的时候,看完了第一部 《新大秦帝国之裂变》,足足五年过去 了,终于等来了讲述张子与公孙衍斗智斗 勇的连横与合纵的如同第一部一样,看完 这样一部经典的古代电视剧,心情澎湃, 激荡不已。仿佛古秦战场就在身边,张仪 就在身边,赢驷就在身边,白雪就在怀 中,白起与己已经拼桌一醉。 大良造、商君卫鞅,相国、赢驷莫逆 之交张仪,犀首、合纵始作俑者公孙衍, 授匪以术的天下名家庄周庄子,努力耕 耘、力图保魏的魏相惠施惠子…… 这一窜 如雷贯耳的名字,任其一个名字,其学术 或思想都足够一个人受益一生。 今时今日,春秋战国那个年代离此已 经十分遥远,但那个时代的故事不应被遗 忘,那是个百子争名、百舸争流的年代, 那是个乱世求成、一展所学的年代,那是 个时势造英雄、英雄乘时势的年代。但, 最终的赢家还是姓“赢”的,或者那些对强 秦有着强大愿望的大才,比如大才卫鞅、 大良造公孙衍、张仪。虽然这些人帮助过 秦国的人,最后的下场都不能算美好,卫 鞅被车裂,公孙衍后离秦游说合纵,但惨 淡收场,张仪注定孤独一生,他的爱情, 已经远去。 战国乱世,群雄并起,虽有王室,天子 势微,继三国分晋,七雄宰周。身为七雄 之一的秦国,居于蛮荒之地,国力、军力 均不济,天下人都鄙视之。 秦孝公继位,赢渠梁在兄长赢虔的支 持下,开始执掌秦国,以强国为己任,重 用卫鞅,终为秦国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忠贞报国,乃男人的梦想,男人建功 立业的理想,在乱世中成就事业,成就一 番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更何况,此时此 刻,秦国正蒙国耻,受国殇,众多老秦 人,当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纵身死 永不悔。大丈夫,当在有所不为的同时, 必须有所为。 赢渠梁与卫鞅,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 过于“君如磐石,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 不相负”。赢渠梁一心一意强国,卫鞅则一 心一意辅助秦君,锐意改革,不使秦法植 根于秦国誓死不还。纵然有甘龙杜挚等老 世族在刻意阻扰,但秦国变法大势已经不 可以阻挡,甘龙杜挚之流,不过螳臂当车 罢了。在一起朝共同的目标前进的路程 中,赢渠梁与卫鞅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君臣 之情,超越了夫妻之情。赢渠梁为确保卫 鞅性命无忧,甚至要卫鞅来做秦国的君 上。但卫鞅爱秦国胜过他自己,甚至胜过 他的红颜知己白雪。他的一生早就已经献 给了秦国,献给了秦国的改革。卫鞅为秦 国殚精竭虑,他的美好青春,已挥洒在秦 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他的盛放年华,已融 化在秦国的光辉岁月中,他的威武声名, 已深深刻在老秦人的骨髓中。卫鞅为使秦 国的变法彻彻底底,为使赢驷更加赢得民 心,于是慷慨赴死。只要秦法深入人心, 他区区卫庶子的死算不了什么。只是,苦 了白雪。卫鞅身既已许国,自难再许白 雪。卫鞅负白雪,当车裂的马蹄声响起的 时候,白雪脸上的两行热泪,化作了相思 泪,化作了丹心,见证了这一段相知相爱 但不可相守白头的爱情。白雪本是天宫圣 使,奈何堕落凡间,还误中了一支叫做丘 比特的箭,从此让自己与卫鞅紧紧相连在 一起。卫鞅与白雪,已轰轰烈烈的相爱一 场,卫鞅与赢渠梁,已如千里马与伯乐, 人生得此两个知己,夫复何求?更何况, 秦法已然坚不可摧,人生已然了无遗憾, 死亦何惧?佛说,前生前世五百次的回 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白首共 老,需要前世回眸多少次?或许卫鞅回眸 的次数还不够,或许卫鞅与白雪的缘分还 没到足够的火候,所以就注定难与白雪齐 老。 缘分恨浅,爱恨渺茫,无缘与卿绝, 张眼远眺,海天相连处,见惊艳,七色 虹,刻骨铭心。今生今世,愿卿安好,白 头偕老,惟寄来生。人生偶遇,转瞬即 逝,缘起缘灭,聚缘似散。寻寻觅觅,蓦 然回首,那人却,如仙子倚立,在记忆深 处。莞尔一笑,动情,妩媚,嫣然。若惊 扰,见谅,歉。
赢渠梁死,其子赢驷继位。甘龙杜挚 被灭,魏国女子纾成为后。在赢驷的婚礼 上,由于家人被魏惠王挟持在手,因此, 作为新娘的魏纾不得刺了丈夫赢驷一刀。 这一刀也给自己留下了隐患,让楚女芈八 子有了宠幸的机会。只不过,无论楚女如 何妖媚,如何赢得帝王心,魏纾始终为 长,始终为姐姐,芈八子始终是妹妹(也 就是今日流行的二奶),而且最重要的是 魏纾儿子赢荡(幸亏不是淫荡)还被立为 太子。这与今日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时代抛妻弃子的男子如过江之鲫,放眼 皆是。但赢驷绝不因宠爱芈八子而抛弃正 室,相反,他给了魏纾足够的尊重,足够 的地位,足够的荣誉,甚至在最后为了不 使兄弟相残的局面出现,让赢稷与其母芈 八子远走燕国,当了人质。这客观上也培 养赢稷遇事不惊、坚韧不拔、能屈能伸的 刚毅性格。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能看透 一时之逆境,能吞一时之恶气,方为大丈 夫。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乏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果不其然, 赢稷后来在舅舅魏冉和母亲宣太后的扶持 之下,在位时间长达57年,基本将六国的 军事力量消灭殆尽。此为后话,暂且不 提。 接着,魏国大才张仪入秦,与当时的 大良造公孙衍舌战于庙堂之上,终使秦君 折服。张仪被拜为相国之后,积极推行自 己的连横之策,施展自己压抑在胸已久的 抱负。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不 少险情,比如假意辞掉秦国相国职务,入 魏事母国,但被太子识破,险些丧命;为 一探姬狐生死,而故意出使燕国,险些被 叛军所累………这些风风雨雨显然不会改 变张仪目标,只会更加坚定张仪的志向, 只会使张子更加的知难而上,更加的逆水 行舟,更加的顶风冒雨,更加的明知山有 虎偏向虎山行,更加的明知不可为而为 之。因,大丈夫,生于当下,当有一番作 为。笑看风雨,笑对风雨,亦应为我辈本 色。区区风雨,不应成为阻挡我辈前进的 障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张仪为秦四处奔走,六国惧怕虎狼般 的秦国,所以一旦秦国求联盟以止兵戈之 争,六国便马上签约以求眼前之平安。这 只能说明,楚国国君非屈原,韩国国君非 韩朋,魏国国君非公孙衍,齐国国君非陈 轸,燕国国君非太子姬平。同时,张仪在 军事上也不时打击韩魏两国,这进一步增 强了秦国,更加震慑了其他国家。犀首公 孙衍不忍见秦国的狼子野心不断的膨胀, 于是便向六国推行自己的合纵之策,但奈 何各国人心不齐,各自为政,各怀鬼胎, 每一个国君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都想秦 国去攻击别国,从而保存自己的国家,所 以无论是五国共同叩关函谷,还是韩魏赵 伐秦,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令韩魏进 一步的损兵折将,国力逐渐衰微,再无抗 衡强秦的力量。天助大秦,天不佑公孙 衍,犀首奈何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六国归一的大势已基本成为定局,百姓渴 望一个强大的国家统一六国,结束战争, 迎来安稳,这非公孙衍一人之力可以改变 也。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灭六 国,非战之罪,错非犀首,犀首已尽力, 只是无力抗衡命运。 赢驷病死,长子赢荡继位。伴君如伴 虎,仕途艰险,人心难测,很自然的,张 仪不被重用,公子疾严君和甘茂被拜为相 国,也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许是应了 范蠡的那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 弓藏。张仪只得请辞相国之位以避祸,返 归母国。 然则爱妻苏萱却不幸被公子壮谋 害。苏萱与张仪,真的算是一对活宝,搞 笑活宝,一对欢喜冤家,正所谓,不是冤 家不聚头。经过了种种的磨难,特别是张 仪假意辞掉秦国相国与苏萱告别的那一 刻,两人相拥着实令人感动,最后苏萱与 张仪终于成为夫妻,但天意弄人,天不从 人愿。悲呼张仪,悲哉张仪,天意注定, 无伴终老,意欲何为?天意如此,张仪奈 何之?唯紧闭双眼,仰天长叹…… 之前的红颜知己姬狐公主也已经战死 了。张仪不是不爱周室公主姬狐,不是不 想娶姬狐,但由于姬狐与太子平已经有婚 约在先,况且在五国叩关函谷之时,姬平 的退兵条件之一就是姬狐答应嫁给他。因 此,无论张仪是如此这般的翻手为云覆手 为雨,总不能违背承诺,如同他当初答应 芈八子一样,一定让她成为一个尊贵的妃 子。不久,燕国内乱,乱臣子之叛变,太 子平流亡,自然太子妃姬狐也难逃厄运。 最后,一心复国的太子平夫妇双双为叛军 所杀 。最无奈的是,张仪为了所谓的燕秦 盟约,他不得不答应燕国相国子之,秦国 绝不出兵助太子平。因此,张仪不得不, 见死不救,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 姬狐送命。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你 有能力去救一个你无比心爱的女子,但你 却不能去救,绝不能去救。不是不为,实 非不能也。 纵爱妻与知己姬狐被害,但张仪不应 有憾。张仪赴秦国之时,不过区区一个士 子,一个游说于列国的说客,虽也一样以 口谋生,以舌争辩,但不为天下人所认 识。当张仪离开秦国之时,张仪终展所 学,大展宏图,已是名动天下的大才,震 惊天下的大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已成为 了他的招牌菜。张仪离秦归魏,不可谓不 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赴秦时,两手空 空,还欠了萱苏客栈不少房钱、酒菜钱, 归国时已财宝满车,富甲天下。莫愁前路 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张子? 若有缘,当相见,自白首;若无缘, 当伤别,自悲离。凡爱情,无尊卑,不论 种族,凄美结局,多也。古焦仲卿刘兰 芝,近徐志摩林徽因。缘者,不随意志转 移而转移,不得不信命。得之,幸也;不 得,我命也。孤独终老,前世今生,今生 前世,早已注定,冥冥之中,一切早已安 排好。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欲遇见之 人,深情的问一声:Are you here waiting for me?若非伊人,唯仰天长叹,徒呼奈 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