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阿娇,汉武帝第一人皇后,金乌藏娇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但为什么出身名门闺秀,且身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陈阿娇何以完败给出身草根的卫子夫? 说起陈阿娇,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汉武帝钟情的第一个女人,同时也是汉武帝的亲表姐。阿娇的父亲陈午,是堂邑侯陈婴曾孙。陈婴本来和项羽同时起兵反秦,深孚民心,东阳民众推他称王。但陈婴听从母亲告诫,归属项梁,后转投刘邦,成为开国元老,封为“堂邑侯”。陈午袭封侯爵,摘得金枝玉叶,娶长公主刘嫖也就是馆陶公主。 景帝时期,宫中五女角逐太子之位,长公主起初向栗姬提亲,将阿娇许配太子刘荣。不料遭拒,转战王美人之子彘儿(刘彻小名)。有了王美人的允诺,再加上彘儿“金屋藏娇”的许诺,长公主心花怒放,缠着景帝答应了这门亲事。长公主不遗余力,扶助刘彘登上帝位。而后景帝病逝,太子刘彻继位,就是汉武帝。帝王践约,阿娇住金屋,立皇后,一时娇贵无比。阿娇被其母长公主推上皇后宝座,不过是这盘复杂的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她的想法或许很简单,不像母亲那么复杂、贪婪,她只要刘彻的宠爱。陈阿娇一生起伏,始于这一美丽梦幻虽以浪漫的“金屋藏娇”,最终却以悲剧“长门之怨”收场。 陈皇后之废,涉及阿娇自己、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卫子夫、汉武帝,是四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陈阿娇本身: ![]()
陈阿娇其过,第一在于擅宠而骄,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即位,陈氏以太子妃身份立为皇后。因为在立武帝为储君这件事上陈皇后的母亲窦太主(武帝即位后尊长公主为大长公主,亦称窦太主)刘嫖出了力气,其母女二人自恃有功于武帝,窦太主无穷止的向汉武帝索取财物,而皇后阿娇骄尊蛮横,无不另武帝心生厌恶之情。第二无子,陈皇后又生性骄横善妒,虽独享宠爱却始终没能生孩子,花了9000万钱治疗不孕之症亦终究没能治愈。最终武帝对陈皇后的宠爱开始慢慢衰退,但由于王太后对武帝说:“你刚即位不久,大臣们尚未归附于你,之前商议兴立明堂的事情已经惹怒太皇太后,如今又不顺从长公主,必定会受到重责。妇人的性情是很容易高兴的,你应该慎重思考该怎么做!”武帝于是才对窦太主与陈皇后母女俩稍加以恩礼相待。第三巫蛊之情爆发,元光五年(前130年),陈皇后竟施以妇人媚道,此事被发觉后,汉武帝要求负责执法纠察的部门穷究此案。当时的御史大夫张欧有一位下属侍御史名叫张汤,深入案情,追查出楚服等人为陈皇后施巫蛊之邪术,祝告鬼神,祸害他人,属大逆无道之罪。最后,武帝将枭首示众,而陈阿娇直接因为此事被废长门宫。 二.其母窦太主 ![]()
窦太主在武帝即位的事上确实下了大功夫,以为有恩于武帝,常常伸手要这要那,无休无止,令武帝十分厌恶,继而也连累到时任皇后的阿娇。说到底武帝与阿娇的婚姻是政治婚姻,即便武帝与阿娇原本便是青梅竹马,也无法改变这是一场政治婚姻的事实。在皇后阿娇恃宠而骄的时候,作为母亲,窦太主不应该意气用事,应该清楚得提醒女儿。不妨拿前面王太后对汉武帝所说作一个比较,汉武帝继位之后和陈阿娇、长公主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王太后立即干预,希望二人能和好。汉武帝听从了母亲的忠告,马上调整和长公主、陈皇后的关系,避免了许多后顾之忧。为什么王太后可以告诫儿子调整夫妻关系?而窦太主不能告诫女儿搞好夫妻关系?我想并不是王太后比窦太主更有智慧,否则也不会亲近王美人、私定娃娃亲、毁栗姬、废刘荣、誉刘彻、最终将刘彻推向皇帝之位的过程中表现出过人的才能,极可能自认为大功告成的自我膨胀。 三.卫子夫 ![]()
卫子夫出身低贱,本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因其夫是平阳侯曹寿,故名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平阳公主贵为公主,一向注意搞好和弟弟汉武帝的关系。她找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养在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随时准备汉武帝来挑选。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在霸上参加除灾求福的礼仪后,顺便来到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让美人面见武帝,而武帝一个也不喜欢。这时,歌女进来献歌,武帝一眼就看上了卫子夫。当天,卫子夫在皇帝换衣的车中侍奉汉武帝,得到亲幸。 而此卫子夫入宫一年多,竟然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召见,更不要说亲幸了。在其入宫一年后,汉武帝打算放一批宫女回家。卫子夫一见到汉武帝,马上哭着请求出宫。当时汉武帝因阿娇母女之事,闹的心烦意乱,见卫子夫完全不同于阿娇的蛮横,别具小女儿态。武帝一心动再幸子夫,而卫子夫也相当争气,不久就有了身孕。卫子夫怀孕之后,与阿娇一直无子两相比较,立马高下立判,卫子夫也一天比一天更为武帝尊宠。 四.汉武帝 ![]()
皇后陈阿娇被废长门宫之事最终由汉武帝最后敲定,汉武帝自然是此事中的第一当事人。汉武帝废掉阿娇的皇后之位有两大理由:一是无子,二是巫蛊。两条理由都无可辩驳。只要“无子”一条就可以废后,第二条不仅可以废后,而且可以杀头。早年身为皇子的刘彻,可以喜欢阿娇大大咧咧、风风火火,要“金屋藏娇”,而即位皇帝,登基称“朕”以后,身份大变,阿娇再“恃宠而骄”就显得不识时务了。 况且美人易老,天子善变,倘若没有卫子夫,一样会有其他女人另阿娇嫉妒疯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夫人倾国倾城,俣芳华早逝,病中都不敢让君王一见凋颜;“东方有贵人气。”钩弋夫人神话般出现,花样年华即因一句“子少母壮”,无辜赐死。何止陈阿娇?无论昔日金屋中是多美丽的女人,恐怕都难免面对帝王决然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