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抵制了委内瑞拉发出的减产以遏制油价下跌的呼吁,该组织在11月27日的会议上决定维持原有产量不变,即日产原油3000万桶。 OPEC上述决定公布后,原油价格大幅下挫。截至北京时间28日00:29,原油价格已暴挫逾6美元,跌幅达8.22%,至68美元/桶,创2010年9月份以来新低;美国NYMEX 1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8%,至70.87美元/桶。 美国以三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生产原油,中东和乌克兰骚乱并未影响原油供应,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降低了需求,原油今年跌入熊市。自2012年以来,OPEC一直维持日产原油3000万桶的目标,但实际上,该组织上个月产量超出目标100万桶。 此次在维也纳召开的OPEC会议可能是该组织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会议。国际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较今年6月高位跌去30%之际,供应量约占全球石油供应量40%的OPEC将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不减产,意味着未来油价很可能继续在熊市中沉沦。 原油价格信息服务公司创始人Tom Kloza表示,原油价格可能暴跌至每桶35美元。“如果我们看2015年下半年,那时候我们会看到原油供应开始超过需求每天大约100万桶、150万桶。如果明年春季欧佩克不能达成减产协议,35美元的价格是有可能的,因为明年春季是原油供给真正开始释放的时候,我们可能每天有100万桶原油没处放。” 原油暴跌,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最为有利。中国现在已经替代美国成为世界原油最大的进口国,每年中国花费巨资进口原油,也不计成本代价投资或收购国外油田。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头号消费大国,对外依存度高达58%以上,今后中国石油消费还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继续加大,油价下跌明显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消费者,按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油价每下降1美元将为中国石油进口节省21亿美元。 尽管中国国内油品销售价格只象挤牙膏似的调整,但足以让千千万万忍受高油价之害的中国人无比开心!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实际上也成了稳增长的利器。 当然,油价下跌,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样的垄断油企并不见得是开心的事,这些年,随着原油价格维持高位,自产原油也水涨船高赚取了巨额暴利。中国并非一滴石油不产的贫油国,从原油成本上讲,中国超过58%的原油依赖进口,但是国际市场油价并不能反映另外42%的国产原油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每年自产原油超过1亿吨,其成本应该远远低于国际原油油价,而自产原油按国际原油价格来销售,不过是把高价转嫁给国内消费者。 国际油价持续暴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8%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利好机遇,而中国选择何时从海外大量进口原油扩容石油战略储备不能操之过急。中国9月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较去年同期大增56.79%,达到284.1万吨,而从哥伦比亚进口的原油总量更是比同期飙升389.6%。彭博社援引一家机构的数据称,仅在10月18日上午10点,各条海运路线上就已经有80艘巨型油轮奔向中国,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平均每天向中国运输石油的油轮数量也仅为63艘。 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出席下,签署了对华长期供应原油协议。 谢钦此前表示,俄罗斯石油公司计划在25年内对华供应约3.65亿吨原油,总金额约达2700亿美元。如果国际市场油价跌至50美元甚至更低,不知道中俄供油协议是按固定价格还是浮动价格,如果是按今年上半年的固定价格,意味着中俄之间签署的这笔大单中国要吃大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