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下半年业绩连遭低油价打击而苦不堪言的“三桶油”,终于等来了好消息: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征点的提高又能否最终转化为消费者的实际优惠?
据财政部网站12月27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征点提高后,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
起征点从55美元/桶上调至65美元/桶,将很大程度卸下油企的税负重担。
据统计,2009-2013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累计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分别为3264.95亿元、1057.59亿元和1193.65亿元,在“三桶油”所缴纳的税费中分别占31.1%、33.8%和13.9%。
特别收益金俗称“暴利税”
所谓石油特别收益金,就是俗称的“石油暴利税”,国家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的收益金。目的是对石油开采行业的高额利润予以控制。
2006年3月2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石油特别收益金就此诞生,并于2006年3月26日起执行。
据了解,2006年石油特别收益金最初的起征点为40美元/桶(2006年WTI原油均价为66.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66.1美元/桶),以5美元为一档,共分5级,征收比率从20%递增到40%。油价越高,征收比率也就越大。
起征点此前唯一一次调整,是在2011年11月1日,当时起征点提高至55美元(2011年WTI原油均价为9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110.9美元/桶)。
此番起征点再度提高,适逢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石油上游开采企业叫苦不迭之际。
截至26日收盘,WTI原油报54.73元/桶,布伦特原油报59.45元/桶。受此传导,国内成品油价于26日24时迎来“十一连跌”。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对起征点进行调整的主要考虑因素不应是油价的涨跌,而应是石油企业上游开采的成本变化。
为何提高起征点
当前,国际油价腰斩式暴跌,石油上游开采企业苦不堪言。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在一时间节点从55美元/桶上调至65美元/桶,将很大程度卸下油企的税负重担。
有媒体统计,2009-2013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累计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分别为3264.95亿元、1057.59亿元和1193.65亿元,在“三桶油”所缴纳的税费中分别占31.1%、33.8%和13.9%。
此前,陆续有石油业内人士建议取消或者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理由是国内部分老油田开发、生产成本高企,根本没有“特别收益”可言。尤其是国际油价暴跌的这段时间,石油上游开采企业叫苦不迭。
对于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对石油企业的影响,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国内原油销售实现价格要略低于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格,“两桶油”销售原油的实现价格理论上已经低于起征点,特别收益金已经不再缴纳了,特别收益金调整短期内不存在实质影响。
但从长期来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原油价格肯定还会回到上升趋势,那时候对“两桶油”等企业就是实打实的利好。
那么,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上调,石油企业盈利必然增加,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上调,并不意味着成品油价将因此而有所调整。
据了解,2011年11月提高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后,成品油销售价格并未相应下调。
欢迎光临 茂名媒体网 (http://mmmt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