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矢志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庆,不得已再次面对优秀企业的流失。 黄桷树财经获悉,重庆知名企业——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00837.HK)在三个多月前已悄然将总部由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搬迁至江苏省句容市,在此之前,谭木匠已经在句容市斥资3355万元购买了1864平方米的物业作为总部办公场所。 公开资料显示,谭木匠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2009年成功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2013年,谭木匠的营业额达到了2.8亿元,利润总额为1.57亿元,净利润达到了1.25亿元,初步估算,毛利率达到了67%,净利率为45%。 截止2014年6月末,谭木匠在中国拥有1446间加盟店,5家直营店,是当之无愧的木梳龙头企业,目前的市值约为8.50亿元。 “句容市的招商引资有点厉害,一个江苏的三四线城市,居然能从直辖市手中抢走上市公司,这多少有些令人脸上无光,相关部门需要反思一下,如何留住当地的优秀企业。“一位重庆资本圈人士说道。 那谭木匠为何选择将总部搬离重庆呢? 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表示:“谭木匠搬迁总部,直接原因是看重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 据悉,谭木匠的电商部门几年前便搬迁到了南京周边的句容市,并感受到了长三角的区位红利。在电商部门尝到甜头之后,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进一步触动了谭传华,这使得谭传华毅然决定将总部搬到处于长三角地区的句容市。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龙湖地产(00960.HK)在2004年将总部由重庆迁往北京,很快由偏安重庆一隅变身为一家全国性地产公司,此次谭木匠东去江苏结果如何,只有留给时间来回答,但黄桷树财经希望,谭木匠是最后一家离开重庆的知名企业。 附:针对美国、德国招商引资的一些思考 美国地方政府怎么对待招商引资 美国的伯灵顿小镇 (来源:薛勇的新浪微博,2012年8月) 2012年初夏,波士顿西郊一个不足2.5万人的小镇伯灵顿(Burlington),正式否决了著名的零售巨头Target在本地开设分店的计划。一场“招商引资”的工程就此告一段落。 伯灵顿在最近15年中,商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其巨大的购物中心,名店云集,又位于高速公路的枢纽,吸引了四方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素有商业传统的镇居然拒绝了商业零售巨头的投资,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有关人士推算,Target分店一开,仅税金一年就能给伯灵顿带来75到100万美元。不仅如此,Target在与伯灵顿的谈判中,还许诺注资改善该镇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以解决由此带来的拥堵问题。对于一个人口不足2.5万的小镇来说,这无疑象是天上掉馅饼了。 但是,镇民们经过反复审议,否决了这一方案。理由是,Target许诺的扩建交通枢纽的计划虽然野心勃勃,仍不足以解决这16.5万平方英尺的营业面积所吸引来的巨大车流,势必影响镇民的生活质量。 这一事件虽然看起来简单,背后的逻辑却是美国许多富裕的郊区,房价飙高,政府财政主要靠房地产税来维持,为了维持高档的生活环境,对商业设施的管制非常严格。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在这样的地方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设施一开,车流就涌到居民家边的街上。大家宁愿花钱买个清静,多缴房地产税,把大部分商业设施拒之门外。极端者,甚至连加油站都不准建。能够被容忍存在的,无非是诊所、餐馆、律师事务所、健身房等必要的生活设施。 那么,富人区的居民买东西到那里去呢?到周围便宜的社区。房价低的地方,房地产税收不上来多少,学校等公共设施等米下锅,因而摆不起谱儿,只能招商引资、靠商业税收来维持。 更有意思的是,许多社区,一方面急需这样的商业税收,一方面又试图把商业繁荣边缘化,即把巨大的开发项目(包括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密集式住宅群等)推到自己的边界地带。这基本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战略:自己收了不少税,但因为开发项目处于与邻镇的边界处,来往车辆许多要要从邻镇走,当然这会引起邻里各镇的冲突。 德国如何“招商引资”?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5月)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工作人员会参加很多展会,在全世界各地举行一些活动,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吸引各地企业去德国投资。而当这样的企业有意向后,其工作人员就会根据企业的需求推荐几个投资城市,并做出选址分析,当企业选定城市后,工作人员则会将企业转给那个城市的经济促进局。无论是联邦还是地方机构,“招商引资”都只是他们的部分职能,他们更多时候是无偿协助德国之外的企业与企业家,适应德国当地的投资环境。 众所周知,中国地方政府常以较低价转让土地来吸引企业落户,德国地方政府在这一领域无能为力,但可以提供部分的“投资补贴”,这部分投资补贴是企业注册前申请才能拿到,它有部分现金补贴,更多是其他专项补贴,比如有的是补贴给企业招聘和培训员工的费用,有的是补贴企业研发的费用。具体各城市补贴多少由欧盟、德国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确定,因为不能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总的来说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补贴越少,总的补贴不会超过投资额的40%。纷美包装(00048.HK)在德国开一个分公司时,因为投资地在德国东部,经济相对于德国西部较为落后的地方,拿到了不低的投资补贴。 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统计,过去三年,中国在企业数量上,位于直接投资德国的前三名;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家累计投资的总金额落到十名开外。但由于德国政府更看重这些投资对就业的拉动,而不是对GDP的贡献,所以他们一再强调,对外国企业和德国企业一视同仁。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去德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更多是大国企;而2008年以后,更多民营企业到德国投资。 当地政府人员、德国企业、当地人都不讳言,有些德国人对中国企业有一定的看法:比如觉得中国企业不尊重知识产权,比如担心中国企业还是继续用中国人,这样不但不贡献就业,反而相当于抢走了德国企业的机会,也就是抢走了德国人原本的就业机会。所以,像中兴通讯这样继续雇佣当地员工的中国企业,都更为当地政府和当地人所偏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