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146
- 在线时间
- 28 小时
- 金钱
- 483
- 贡献
- 642
- 最后登录
- 2016-8-3
- 主题
- 249
- 帖子
- 631
- 精华
- 0
- 积分
- 2048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19230
大学生
- 在线时间
- 2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8-3
- 注册时间
- 2014-12-18
- 积分
- 2048
- 金钱
- 483
|
春牛舞 明代,信宜县已盛行春牛舞,后流传到茂名等地。信宜县的春牛舞,根据《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一头牛,由2人表演,另有男女3人做伴,边唱边舞。虽词以牛为中心,即兴编成,多为三、七、十字偶句,下句按方言押韵。唱腔仅有“牛娘调”一种。后逐渐演变成“牛娘剧”,流行于径口、安莪、朱砂、洪冠等地,多在春节、元宵期间表演。
跳花棚 跳花棚,原称跳棚舞,流行于化州官桥镇长尾公村一带。
每年秋收结束,大雪(节气)将临时,在长尾公村与广塘尾村之间,搭起草棚(戏台),饰以“七十二贤”和花卉。村民杀猪杀鸡,备办三牲食品敬神。入夜开始“跳棚”,演至凌晨才结束。跳棚舞分18科(段)。跳棚舞的演员可多至百人,头戴面具,身穿古袍服,形象原始粗犷。演唱配以击乐,表现“驱邪除恶,物阜民安”的主题。
1954年,化县文化馆从长尾公村的老人口中,搜集、整理跳花棚舞,参加湛江地区文艺表演。1986年5月,在茂名市首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中,跳棚舞获一等奖。1988年,经化州文化部门再加工整理。定名为《跳花棚》,在广州市东方乐园演出,获6家报刊好评。
鳌鱼舞 鳌鱼舞流行于电白县沿海一带,以博贺镇的名气最大,已有500多年历史。
鳌鱼舞由两个各擎一具鳌鱼模型,若干男童头戴虾模型,女童两手拿着大蚌模型组成表演队伍,鳌鱼造型比其他鱼类造型大数倍乃至十数倍。鼓乐声中,一对鳌鱼从龙门跃出起舞,鱼群随着鳌鱼时而追逐游戏,或聚或散,时而竞相觅食,忽高忽低,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场面欢快热烈。民间认为鳌鱼是吉祥之物,春节期间挨家逐户表演鳌鱼舞,向人拜年,祝贺新春,迎接吉祥。
1986年5月,茂名市首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鳌鱼舞获三等奖。
采茶戏 采茶戏由采茶舞演变而来。高州的采茶戏,最初只有1男2女3个角色,故又称“三脚戏”。
男女分别扮演丑角和旦角,俗称“茶公”和“茶娘”,以线鞭、花扇、彩巾为道具,载歌载舞,相互唱和,表演形式分为:演、唱、舞、逗等几种。风格诙谐活泼,富于地方色彩和田园风味。演出内容以“茶”为核心,包括供茶米、点茶、采茶、炒茶、卖茶和送茶等情节。演唱以高州山歌体为基础,融进木偶腔,自成一格。主要曲调有参拜调、采茶调、点茶调、卖茶调等。初时,只用打击乐伴奏,后增加一些管弦乐器。
狮子舞 茂名的狮子舞是以武术活动为基础的。清代,信宜镇隆圩圩尾武术爱好者成立“尚武堂”,不久圩头也成立“英武堂”,竞相习武。与此同时,电白县的狮子舞亦已广泛流行。民国时期,四县的狮子舞和武术活动已很普遍。各县的狮子造型与舞蹈姿态,基本相同。狮子的头部用竹篾扎成模型,糊上藤纸,绘上油彩。狮子眼大口阔,且可活动。狮身用彩布缀以毛状纹饰,边沿镶上浪形边(又称狗牙边),尾部装1把彩线作狮尾。一般的狮子挂五彩胡须,是礼貌之狮;挂白须的为狮王;挂黑须的自恃武术压人。起舞时,1人双手举狮头,1人弯腰蒙彩布当狮身,1人穿武士服,头系武士巾,手持彩球逗引狮子,表演各种舞姿。表演时,用大鼓、大锣、大钹、小锣等打击乐控制节奏,烘托气氛,“狮子”踩着节奏表演动作。狮子舞有一定的套数,由“出山”、“觅食”、“吞食(即采青或称取红包)”、“磨牙”、“舐身”、“回山”、“过桥”、“饮泉”等节108种动作组成,表演时,可酌情减省。每逢春节、元宵等喜庆日子,都有狮子游行表演。其中以“吞食”难度最大,也最吸引人,有的红色悬挂在二层楼上(有时还更高),武术队须在鞭炮的包围中用三四层人叠起“牌山”,把狮子托上去衔取红包,场面十分惊险。狮舞结束后接着表演舞术。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于明末清初由中原传入岭南,后传入化州。
十八学士由18人演奏,每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袍,一派名士打扮。主要用管弦乐器演奏,人各执一件乐器,列队游行,边行边奏。领头的2人,1人敲碟子,1人左右手各执2个茶杯,边舞边碰击茶杯,形成节拍。1954年,化县的十八学士演奏队参加湛江地区文艺会演,获得优秀奖。1986年5月,化州县的十八学士演奏队参加茂名市首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获得优秀节目二等奖,老艺人李兆德获优秀演奏员三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