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财政经费支持的高水平科研论文产出的90%以上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而科学家和公众获取这些文献却必须花钱买回来。在中国国际科研论文数量跃居全球第二时,这样的矛盾何解?学术文献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获取、让知识自由流动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和社会责任,中国科研机构的加入国际开放获取运动几乎是必然的。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全球研究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国家科学评论》主编) 当前正处于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极其依赖研究和创新的时代,同时我们又面临数字化知识迅速增长、网络无处不在与各领域的开放创新。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与互联网革命的优势,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正如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5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球研究理事会年会上所强调的:“科学连着发展权,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发展、包容发展。” 中国的研发因为与全球知识相连而蓬勃发展。当中国正在向全球研究产出的主要国家迈进时,开放获取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可验证性、可再现性与研究本身的影响力。它还可以为有效的合作研究创建出更强的基础平台,尤其是那些旨在面对跨学科、不断变化以及战略性的挑战项目。 更重要的是,开放获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公共知识平台,可以通过数据挖掘产生新知识、支撑各领域创新研究。开放获取使知识不再局限于图书馆馆藏或是少数特权人士才可以获取的数据库,因此给所有人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工具。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根据《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拥有3600多个研发机构,47000多家积极从事研发的企业,2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且,到2013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6.1亿。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非常方便地获取并参与所有的科学知识传播时,会发生什么!开放获取帮助人们把知识从实验室、期刊与图书馆中解放出来,进入面向所有人的开放性知识实验室,以激发创新能力,推动大数据驱动的研究,激励基于用户与市场驱动的创新,确保公共资助研究最大程度的投资回报。 中国科学院一直着力于推动知识的开放获取。2014年5月,中科院宣布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要求中科院所有研究人员把所有受公众资助的同行评议研究文章存储进各自机构的数据库中,并在发表后12个月内全部向读者免费公开。2014年8月,中科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推动公共资助科研项目数据、论文等成果开放共享。目前,中科院100多个院所都建立了机构数据库,数据库中已存储44万多篇完整研究论文,仅2013年度下载量统计已超过690万次,使中科院机构数据库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之一。中科院还将进一步支持研究人员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数据,在全国600种开放获取期刊中,中科院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超过170种。 中国科学界正在齐心协力推动开放获取。科技部已经启动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要求由科技部资助的项目向该系统存储,并对公众开放其最终研究报告。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科技部还支持中国加入国际高能物理开放出版资助联盟,使近一半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论文在出版后可以立即实现开放获取。2014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公布了开放获取政策,要求得到基金委资助的科研论文在发表后,把论文最终审定稿存储到相应的知识库中。 开放获取的大幕刚刚拉开。中国需要采取更多步骤确保有效、经济与可持续的开放获取。其中的一个措施是为中科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以及相关机构的研究论文开放存储政策的实施建立可操作的检查机制;另一项工作是为正在成为科学出版主流的开放出版建立相应的经济支持机制。当前,重要的是,参与各方应该同心协力,推动政府机构、出版商与科学界的合作。 考虑到开放获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们可展望几乎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大部分研究数据对所有人开放的时代。科学家需要为迎接这个新时代做好准备,资助机构和研究单位应该把开放获取纳入关于知识基础设施和研究工作流的管理实践和未来规划中。我相信,开放获取将会给科研与创新带来新方法,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开辟新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