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纪检部门查处了72名干部涉案的乐昌市“红包”腐败窝案。原11名市委常委中,包括市委书记李维员在内的9名市委常委涉案,“红包”礼金达450多万元。此案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1月6日《北京青年报》)
现在,一些地方班子成员集体贪腐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盐城市先后三套班子的重要成员都因涉贪成了“阶下囚”,比如,一个胡建学几乎使整个泰安市领导班子料掉,再比如,国家发改委里也是窝案的典型……一个县级市的11名常委的领导班子中,竟然有9人因为收受红包等腐败行为而受到追查,乍看让人非常吃惊。但是,只要看一看我们身边发生的整个领导班子都烂掉的情况,也就不哪么奇怪了。
纵观整个领导班子都烂掉的现实,一个事实无法回避,腐败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穿透力游离领导干部身边,不是你想不想伸手的问题,而是你不要伸手,巨大的利益都会顺着不同的管道输送到你的手上,由不得你拒绝,这种弥漫着腐败的社会氛围绝非“冰冻三尺一日之寒”,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这种累积效益正是反腐败力度长期不给力结出的最直接的恶果,当整班整班领导成员走向罪恶深渊时,我们又能把惩罚的板子单独打向哪一个人呢?
其实,整个领导班子的腐败,隐约呈现出一种潜规则,就是面对利益诱惑,你也拿,我也拿,不拿白不拿,班子哪么多人,都拿了,我不拿不是呆子,正是在这种“随大流”之中,身不由己地“跟大帮”了。而要是我不跟着走,你想当清官,班子成员就会利用各种方法挤兑你,让你不得安身,甚至于危及到自己的吏途。在权衡利弊之后,也不得不在抱团腐败的路上丧失了自我和党性。
更可怕的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看谁捞得多”的攀比之风。眼见得别人房子、票子、妻子、车子、位子“五子登科”,吃的山珍海味,住的别墅洋房、行的高档轿车,妻子孩子各有其位;再看看自己,要什么没什么,妻子孩子整天埋怨,亲朋好友笑话,心理压力会迫使他们在腐败的路上行得更急、走得更远,捞得更凶,而这种迷漫在官场中的攀比风气正造成整个领导班子的集体毁灭。
由此可见,治理领导班子的整体窝案,既要综合施治,监督和问责“双管齐下”,又重点施治,洗涤官场腐败风气,让执政为民的观念和思想再一次成为为官者追求的主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