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个人条件不错,一米七几的个头,白白净净,不胖不瘦,一表人才,他不爱多说话,是个有事装在心里的人,弟弟是独子,父亲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口碑很好,这在当地一些传统思想的父母眼中是很被认可的理想女婿人选,因此,弟弟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说媒的就踏破门槛了。
有人曾统计过,弟弟相亲的次数竟然有二十四次之多,这还是只算见过面的,那些提一提就放下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可是,弟弟竟然一个没看上,其实,大多数他根本就没看,只是为完成父母及媒人的安排而走走形式而已,而这样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以弟弟当时的年龄说起来就是个大男孩,心里没有什么主意,邻居家的女儿出嫁后,觉得她的小姑子很不错,而这头又是多年的老邻居,也算知根知底,于是两下说和起来,没有太多的麻烦弟弟与这女孩订了婚,这是弟弟第一次正式的对象,不知道那时候弟弟的想法,是真的愿意还是没有当回事,反正之后这事就那么放了几年,后来,因为一些不大的原因,父母做主把这门亲事退了,弟弟也没有说什么,其实这时父母也并不完全知道儿子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可是,从此后,弟弟就再没有好好的相亲,也没有好好的看一眼那些由亲戚,由朋友,由熟人千挑万选介绍来的对象,于是就有了那二十四次相亲的记录。
也许就是这些经历,父母才感觉到原来儿子心里是有想法的,只是他不说而已,于是,再也不张罗为儿子相亲了,只要他自己愿意就成,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脾气大,甚至不讲道理的儿媳妇,只因当初她是儿子自己满意的对象。
日子过起来了,媳妇倒是挺能干,家里外头都是一把手,可是脾气也真是大得很,也不知道是弟弟让着媳妇,还是心里真的畏惧,每次打架的时候,父母都特别心疼儿子,可是又帮不上忙,直到有一天实在看不过,老两口搬离了那个生活了几十年的院子,至于怎么打架他们再也不想操心了,虽然在心里依然惦记着儿子。
生活还过得去,这个能打架的媳妇,其实生活上也特别能张罗,几年后,生活过得还算不错的弟弟,还想继续发展却又不知道怎么办而苦恼的时候,这个看似有些蛮不讲理的媳妇到处打电话联系,几经周折与一个外地打工的同乡联络把丈夫介绍出去,弟弟心灵手巧,不仅头脑聪明,而且还有一手高级焊工的技艺,这正是当今建筑工地最紧缺的人员,弟弟到了那里如鱼得水,逐渐练成了一把真正的能手,今天的弟弟已经走遍全国各地各大工地,见过许多名人老板,自己也俨然成了部门经理级人物,现在弟弟很少在家,因为实在太忙太忙。
弟弟的媳妇依然脾气暴躁,把丈夫送走了,家里的活儿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又要教育孩子又要打理家务,心情偶尔也郁闷,但每当她看到丈夫和孩子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开心不已。
弟弟在没有离开家之前,其实是个说话不多,斯斯文文的一个人,他自己可以默默地研究一些东西,但很少把他真正的思想分享给别人,而他与媳妇的性格正好形成了互补,弟弟的骨子里是有一股犟劲的,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表象,其实缺少的正是媳妇那种敢打敢拚的尽头,不是他不敢做,是他不敢开始,而这个彪悍的媳妇正好就起了这样一个带头或者说逼迫的作用,也使他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几年后,身边的人看到了弟弟所做的一切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都理解了这个悍媳妇,其实是更加佩服她了。
看来,一个人性格的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在某些事情上,需要文静的,乖巧的性格,但有时也需要风风火火,大刀阔斧式的,而这两种性格搭配在一起,就能各自发挥所长,取得令人欣喜的结果,斯文的弟弟和他强悍的媳妇就是一对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