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64
- 在线时间
- 63 小时
- 金钱
- 371
- 贡献
- 111
- 最后登录
- 2018-1-15
- 主题
- 64
- 帖子
- 111
- 精华
- 1
- 积分
- 726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2342
高中生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在线时间
- 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1-15
- 注册时间
- 2013-7-7
- 积分
- 726
- 金钱
- 37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 近期官方发现土地市场中存在供地者和用地者达成默契,通过违规出让等手段,导致大量土地囤积在用地者手中,长期不开发或开发不足。鉴于此,国土部选择了可能存在上述情况的“特殊”地块284宗,进行调查分析。
在近期土地市场升温、“地王”与“退地”频出之际,“圈地”和“囤地”现象再次受到重点关注。 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1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透露,近期官方发现土地市场中存在供地者和用地者达成默契,通过违规出让等手段,导致大量土地囤积在用地者手中,长期不开发或开发不足。鉴于此,国土部选择了可能存在上述情况的“特殊”地块284宗,进行调查分析。 胡存智是在出席当日“全国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现场会”时透露上述信息的。他表示,为防止企业“囤地”、“圈地”等拿地而不开发的行为,国土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并计划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 据了解,该制度旨在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进行全程监管,也是官方职能由“重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向“重全程监管”转变的一个体现。2012年国土部选择常州、海宁、合肥、东莞等6个城市作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试点,获取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