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作为各项指标的先行军,2014年随市场调整出现大幅回落,四季度以来受政策放宽和资金偏松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筑底回暖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在2014年分别同比下降了7.6%和6.3%,较1-11月份收窄0.6个和1.5个百分点。 结合房价来看,除了一线城市出现量价齐升,其他多数大中城市以量升价稳的态势为主,房价同比依旧下行,环比降幅则进一步收窄。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均价跌幅为0.42%,较上月继续缩小;同比降幅继续扩大,但弧度开始出现变化,时隔4个月后再次出现了同比上涨城市。这是政策面松绑、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房企以价换量与需求择时入市相结合的结果,也是决策层较希望看到的局面。 纵观2014年,楼市调整幅度之深超乎市场想象。全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相较上年末大幅下滑了25个和32.6个百分点;12月房价已经回落到2013年5月的水平。展望2015年,成交将继续小幅回暖,转正为个位数增长;春节过后,有望迎来刚需入市的一个小高峰。房价环比回升已成定局,上半年有可能转正;同比则依旧在探底,全年可能稳中微升。 资金环境趋松,利好供求双方 在需求端,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政策的持续调整使申请门槛降低、 零存整取计算器使用比例增大,促进需求入市。 12月,按揭贷款优惠利率进一步降低,9折以下利率重现市场,尽管需附加一定的要求,但对提高需求购房能力有实质利好。 在供给端,除了销售回款加快,再融资放开也对房企资金面构成利好。近日证监会全面放松了上市房企再融资政策,今后不再需要经国土部进行事前审查,符合去年的预判。核准制的放开将简化房地产再融资流程,加快资金运作速度,有利于改善房企资金情况。 资金环境的改善使行业整体风险下行,但“黑天鹅事件事件”引发市场担忧。佳兆业事件从房源被锁到面临重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市场会不会出现连锁反应?我们认为这仅是个案,不排除还有发生的可能,但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房源被锁不应被过度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