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65
- 在线时间
- 29 小时
- 金钱
- 430
- 贡献
- 445
- 最后登录
- 2015-10-26
- 主题
- 125
- 帖子
- 426
- 精华
- 0
- 积分
- 1431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23183
大学生
- 在线时间
- 2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10-26
- 注册时间
- 2015-2-7
- 积分
- 1431
- 金钱
- 430
|
[提要]大衣哥,咱要“放下”,一定要“放下”,重新回到乡亲们中间去,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生活可以不平静,内心要努力做到平静。不用解释,也不用抱怨,更不要在自己与本村的乡亲之间,画一条线。
羊年春晚“大衣哥”朱之文没上,却比上了春晚还要火,因为他在“焦点访谈”节目里,向全国人民告了一个“御状“。告谁?告他的乡亲。他成名之后不忘造福乡梓,出资给村里翻修幼儿园、解决灌溉用电问题、修路…可他对着电视镜头无限委屈的说,“做好事不落好”,村民们说“这对他是九牛一毛,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给1万块钱,谁都说他好。”(2月20日 央视网)
这句转述来的话,究竟多少本意,特殊的语境是什么?咱姑且不论,但是它被快速放大传播,并且变了味道,引起很大的关注,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歌手,慈善、朴实、慷慨,给乡亲们做了无数的好事,本来是值得开心的好事,可是在他的对面,却忽然冒出一个瞪言攥拳的贪得无厌不知感恩的群体,这些昔日朝夕相处的乡邻,似乎对朱之文的一夜成名和财源滚滚眼红不已,恨不得一口咬死他才解恨……从朱之文的牢骚和感慨,从无数网民跟贴和媒体解读的滔滔唾液后边,一个虚拟的"敌对阵营"就这么出现了。
“这对他是九牛一毛,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给1万块钱,谁都说他好。”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或者理解农民意识和话语习惯的人,都能够听出来这话后边的“玩笑”性质。调侃,说着玩,出口就忘了,没有谁会放在心上。实际上,就算你真的给人家小轿车、一万元,也不会有人要的。无功不受禄的古训,乡亲们一直坚持。但是,朱之文没有听出这其实是句玩笑话,各路评论家,也把朱之文转述的某个别人的玩笑话,当成了乡亲们共同的心声。这种有意无意的、树敌的、愚蠢的、打击一大片也成就不了自己的、替朱之文制造话题的言论,我觉得很不好。
朱之文真的理解不了某个乡亲,(某个,不是全体)的玩笑话吗?有可能。原因也不复杂,是他的心态有出了问题。他另一句言之凿凿的话,可以作证他的失衡:“做了好事还不落好。”还有他接受采访时长长的叹息。在乡亲们眼里,他唱歌唱出钱来,富裕了、体面了,而且有接连不断的代言、广告之类的收入。他就是腰缠万贯的大明星,大富人。然后,他“应邀”开始做好事。我给村里修了路,我捐献了健身器材,我翻新了幼儿园……在一个一个“我”字后边,我们能感受到朱之文的些许无奈和失落。其实,“做了好事不落好”的下半句也是现成的,就是,“早知道我一分不捐你们能说什么”。
但是,大衣哥,没有人有权利干涉你勤劳致富,也没有人有资格强求你一定要捐献。捐献或者不捐献,都有你自己的理由。捐献了,有人给你点赞,咱开心。没有点赞甚至落埋怨,咱也无所谓。慈善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得起自己的本真心。但是,咱不能把乡亲们的一句玩笑话当真,不能为了媒体所需要的话题性,自己弄个三厘米的道德高地站上去,乡亲们都变成了赚了便宜还卖乖的小人,这样做不厚道,也不是事实。
大衣哥,咱要“放下”,一定要“放下”,重新回到乡亲们中间去,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生活可以不平静,内心要努力做到平静。不用解释,也不用抱怨,更不要在自己与本村的乡亲之间,画一条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