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1
- 在线时间
- 462 小时
- 金钱
- 64
- 贡献
- 2
- 最后登录
- 2020-3-30
- 主题
- 121
- 帖子
- 861
- 精华
- 3
- 积分
- 940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4
高中生
- 在线时间
- 46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0-3-30
- 注册时间
- 2013-2-13
- 积分
- 940
- 金钱
- 64
|
毕生奉献化春泥
——记高州中学老校长梁同寅
享誉粤西的百年名校——高州中学创建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之悠久历史。众所周知,名校之所以有名,盖因它是由名教育家、名教师之心血锻造而成的。凡高州中学毕业、学有所成并有所建树的校友,每当他们回忆母校时,无不深情地赞誉:高州中学能形成优良的学风和造就人才,这是与主持学校的进步人士及优秀教师是分不开的。在历任校长中,有过好些热心教育事业、敢于坚持正义的进步人士。例如抗日战争前后担任校长职务的梁麟、余兆田、梁同寅等,他们本身是学者,在社会上有相当高的威望。他们以爱护学生、培养人才为己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同情和掩护进步学生进行爱国民主活动。他们在任内,积极聘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来校担任功课,提倡勤教勤学的作风;在招生、升留级制度等方面,都比较认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高州中学自1905年3月15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初十)开学至今,历三朝:清末(1905-1911)、民国(1912-1949)、新中国(1949-现在),已100余年。除文革期间停办10年(1968-1978),正常办学只有90多年,竟有30任(29位)校长。现按任职先后列名如下:清末4任——江慎中、黄敏字、高葆勋、周廷劢(其时称“监督”);民国时期(改监督为校长)15任:陈树森、程焕球、林正煊、陈宪弼、林拔萃、程焕球(再任)、骆鸣銮、欧钟瑞、彭泽夏、古懋维、梁麟、余兆田、曾绍洙、陈智乾、梁同寅;新中国时期:梁同寅(留任)、王泽、丘继英、邓克、屈伟昌、梁广鉴、陈耀良、陈永年、何祖干、崔华龙、黄庆辉、潘裕岳。在历任校长中,其任期长短不一,一般是三两年,最短的半年(陈智乾从1940年2月至8月),而梁同寅任校长从1940年8月至1955年夏,长达15年,是任期最长、贡献最大、影响殊深,最受师生拥戴和社会好评的校长。现将其生平简介如下:
梁同寅,字工亮,高州县曹江镇帅堂大罗岭村人。生于1884年1月12日,卒于1969年10月15日,享年85岁。他的一生是耿介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一生。他出身寒微,自幼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现中山大学前身)。曾任广东省、广州市、茂名县督学;广雅中学教师、勷勤大学师范学院附中主任(校长),日本神户同文学校(旅日华侨办的)、茂名中学、高州中学等学校校长。除晚年调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之外,毕生为教育事业工作,孜孜不倦,桃李遍天下。
梁同寅为人刚正不阿,从不趋炎?绞疲?膊晃非咳ū┱?K?缒暧氲遂斫?ǖ肆?獍?郑┩?В?啻θ谇ⅲ?庇型?埂K?缘肆?狻⒗詈夯甑仍谖⑹本腿鲜端?耍?诘恕⒗盍饺说男哪恐校?和??且晃谎?对ú?⑿牡厣屏级?⒅钡亩潦槿耍?都泳粗亍5恕⒗畹绷烁吖傧怨蠛螅??蛏缁嵴故纠裣拖率浚??偌銎挠猩??屯?诺牧和??サ毕爻ぁO氩坏骄乖庑痪?S钟幸淮危?讼虢樯芩?ト慰梢岳糖??“肥缺”,梁却以“教书虽清贫,但乐也无穷;在生活上,清茶淡饭足矣!”而婉拒不就。两家私谊久远,且邓氏兄弟又屡屡关照示好,但梁同寅办起事来公私分明:有一年,邓鄂(邓龙光胞弟,时任高雷守备司令)的女儿报考高州中学初中,也因成绩仅差几分不到录取线而被拒于门外。对自己儿女报考升学之事,梁同寅从不向人求情。他对子女明言:“你们有本事就报考,没本事就去店里卖云吞!”其人憨厚、耿直如斯,为街坊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正因为梁同寅铁面无私,严把入学关,确保教学质量,成为该校的优良传统之一。
不畏强权暴政。梁同寅生性耿直,藐视权贵,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骨气。他到日本神户侨校教书一事,是因国民党反动派开“政治玩笑”所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威胁正直的知识分子投靠他们,竟然规定凡公务人员一律要参加国民党,否则不予任用。梁同寅对反动政府此举深恶痛绝,坚决拒绝加入国民党。他不被淫威所吓,又不愿同流合污,毅然东渡,应日本神户一间侨校之邀,任教国文。不久,又任校长。他在该校工作了两年多。后来,直到反动政府收回“成命”,不再规定只有国民党员才可以当公务员的时候,他才从日本回到广州,在广雅中学任教。
梁同寅是非分明,重情义。他与水稻专家丁颖从小志气相投,情谊深厚。年青时血气方刚,每晤谈时局,常忧国忧民。为尽忠报国,他俩奋发努力,学有所成,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卓越的贡献。所以被粤西家乡民众誉为南路圣人。十年浩劫期间,华南农学院出现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丁颖院长的大字报。他知道后十分气愤,即写信给梁光商教授,说如果有需要,他可到学院为丁院长与红卫兵辩论。其时丁颖已过辈,农学院又迁翁源县翁源镇,遂未成行。在那是非不分、善恶不分、人妖不分,怀疑一切,所当者披靡的年代,年过八旬的他却明辨是非,为坚持真理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凛然无所畏惧,虽似堂·吉诃德般悲壮,却令人可钦可敬!
身为教育家的梁同寅,其办学的理念是“名师出高徒”。所谓“名校”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师资,必有大批的“名师”,才能名副其实。所以,他出任高州中学校长后,以自己的声望和信誉招聘了大批名牌大学毕业而又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如车乘运、程登瀛、容安瀛、李宗耀、曾邦政、梁钜杰、覃恩汉、梁柏年、梁镇文、卢开隆、梁邵悌、吴宝资、杨承瑶、宁松荣、罗荣钜、林植枢等,都是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抗战期间从广州返乡的名教师汤鲁焕(林植焕曾回忆道“学生要求老师提早上课而又不愿下课者,本人所见唯鲁焕一人而已。”)名闻遐迩,高城各校争相聘任。德高望重的梁同寅校长为招揽人才,竟破格亲登汤府授聘,将其罗投麾下效力。
任职期间,梁工作负责,以校为家,无分大小,事必躬亲。对所聘用的教师嘘寒问暖,亲切关怀,推心置腹,礼遇倍加。士为知己者用,如沐春风的教师们恪尽职守,宁愿受银纸贬值之苦,也不去私立中学拿较优厚的工资。教师们有过失,他有时从正面婉言规劝,谆谆教诲;更多是以身作则,“身正令行”作示范,冀其悔悟。那时有的教师时不时好搓几手麻将,深夜才返校。他知道后,每晚俟熄灯号吹过,即点一盏手灯,坐在前楼走廊看书,一直待到搓麻将的教师回来叫门,即下楼开门。有时还含蓄而关切地说,上茶馆超过十点钟对身体不利。他夜夜坚持“坐谏”,确使好搓麻将的教师渐渐感到羞愧而自行改正。
对待学生,梁校长更多的是关心爱护,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弟来培养。尤其注意品格方面的陶冶。期望他们成为正直的人,高尚的人,热爱祖国的人,有所作为的人。他经常于午夜巡视学生宿舍,为学生落蚊帐、盖被子。有一年,高州城闹水灾,有一批外县留学高州中学的学生,一时无处容身,他安排他们在学校二楼住宿,开图书馆的门给他们读书看报,在自己家里煮饭给他们吃,其中有一个生病的,照顾医药之外,还特地为他煮稀饭。
梁校长非常注意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引导学生在苦学之余,积极投身于戏剧、歌咏、演讲、论文、书法、体育等各项比赛活动和民主生活中去。高州中学的戏剧、歌咏及排、足、篮球,名闻南路。民主气氛充满校园。每年一度的学生会民主竞选活动则达到顶峰。校方从没有钦点或授意的人选,而让进步学生在这生机勃勃的民主氛围中,通过竞选取得学生会、剧社等领导权。这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就是这样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引导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来锻炼身体和发展才能的。
在梁同寅的治理和熏陶下,高州中学就是跟别的学校不一样。校风好、学风好,同学们个个有理想、朝气勃勃,学习自觉勤奋,教师都很有学问。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由你不向上,不由你不勤奋。教师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成绩好,历年都有大批学生考上大学(高考升学率稳居粤西各县市榜首)。他们学有所成,走向社会,遍布国内外,真可谓“桃李遍天下”矣!缅怀师恩,有位校友深情地说:“我初入高州中学读书时,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一次考试时‘偷卷’,被工亮校长拉了出来。他耐心教诲我不要自误前程。我悔悟了,于是奋发努力,终于考上了中山大学。”
1963年4月7日,有117名在广州等地工作或学习的高州中学校友,在华南师院举行庆祝母校60周年校庆大会。时任省文史馆馆员的梁同寅老校长年届八旬,且身体欠佳,未能出席大会。但他很支持和关心此次大会,并为大会纪念写题词,勉励众校友。题词如下:
校友们!你们是最可爱的英华,也是最可畏的英华!因此,我爱你们。你们幸福地生在新的伟大中国,得到党和政府的领导,教育你们,培植你们和锻炼你们,你们已成为茂实的良才了!在学的学习积极,攀登科学高峰;就业的工作努力,创造优良的业绩。你们的前途是甚远大,你们的成就是甚光辉,你们是高州中学的骄子。高州中学对你们寄以无穷的希望,也望你们对于高州中学给予促进的协助!
以上题词字里行间体现出老校长对校友们的亲切关怀并寄以殷切的厚望——报效祖国和支持母校的发展!
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这一百余年的近代史是不堪回首的:列强虎视,瓜分鲸吞;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日寇入侵,河山破碎;国共相残,战火连绵……二十世纪前50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50年,而高州中学的创办和发展也刚好处在这兵荒马乱时期。梁同寅任高州中学校长的前10年(1940-1949),更是战火纷飞的年代。1939-1940年,日军飞机轰炸高州城,高州中学被迫临时迁出城东郊镇头岭上课。后为师生安全起见,奉令迁县北黄塘乡下。一年后时局稍安定,1941年秋,学校又由黄塘迁返高城城郊镇头岭上课,历时一年多。因郊外上课诸多不便,是时警报亦少,1942年秋复迁返城内原校。1943年2月,日寇作垂死挣扎,敌机又来炸高城,学校被迫再迁帅堂。因乡间交通不便,各项供应困难,在战局和缓之下,又迁回高城原校。在学校初迁茂北黄塘时,恰好梁同寅接任校长。梁的家乡帅堂,与黄塘一河之隔,相距仅一箭之遥。村民对梁校长既熟悉又敬仰,所以对学校的搬迁,不仅欢迎接纳,并竭尽所能满足学校安置之需要。至于城郊镇头岭和后迁的帅堂,村民更以高州中学落驻本乡村为荣——令他们间或中能一睹南路圣人梁同寅校长之风采。
为避敌机轰炸,减少伤亡起见,高州中学在五年之内,数度搬迁往返,颠簸流离,个中艰辛难以言表。所幸凭借梁同寅校长在地方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响力,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化险为夷,确保了学校的正常运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罔顾全国上下一致渴望和平之民意,悍然发动内战。在白色恐怖之下,南路的反动势力也猖獗一时,肆意迫害民主人士和进步师生。但慑于梁同寅校长在地方之声誉和威望,加上与邓氏(龙光)家族的私交情谊,国民党特务、党棍们不敢妄然乱动闯入校园去逞凶作歹。因而在内战乱世之中,高州中学校园宛如处于狂风暴雨中的“台风眼”里,风和日丽,相对平静。许多当年在读的老校友,每当回忆起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能较为安稳地读书、学习,无不感慨是托梁校长荫庇呵护之福,使高州中学师生们能冲破黎明前之黑暗,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1949年11月2日,高州解放了!人民解放军13军副军长陈康将军率部队入城。中共茂名县委书记龙思云和茂名县县长梁昌东,副县长周梦吉、熊夏武(后三人均为高州中学校友)率领队伍迎接,陪同部队首长进入县政府大门。高州历史从此翻了新的一页,高州中学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的到来,人们在兴奋中夹杂着彷徨和迷惘,校园里的师生更是忐忑不安……教育走向何方?所以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是做好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根据上级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教育部工作会议的决定:“坚决执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善的方针。”解放前高州地区教育发达,公私立学校众多,但掌权者多为不学无术或官场投机分子。正如解放初,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曾说:解放前高州的校长,不是官僚,就是“党棍”(国民党的党棍);只有梁工亮一个是好人,是办教育的。所以,刚解放县人民政府任命一批中学校长,取代了各校的原校长。而茂名县政府特别是梁昌东县长认为,梁同寅校长虽为民主人士,但办学有方,支持和掩护师生从事革命活动,在高州府德高望重,让他继续任高州中学校长。这在当时的茂名县、高州府甚至于粤西地区都是绝无仅有的。
梁同寅的留任,对学校后来的持续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其他中学因校长易人,人员变动较大,教师思想波动不安,致使教育管理受到干扰和影响。而高州中学则平稳过渡,校内秩序如常,没受多大的冲击。因梁同寅校长初任校长时,一贯坚持“德才并重,唯才是举”的标准,所聘任的老师大多数是堪为师表的优秀教师。他留任校长后,原来的好教师几乎全留任,只有陈XX和梁XX两人查证确凿有敌特嫌疑而不予留任。所以高州中学的教师队伍很快就安定下来,师资力量得到保证,优良的传统和学风也得到继承和发扬,学校迅速恢复正常,回归正轨。后来虽然政治运动不断,但在他的维持下,直到1955年离任时,校园内一片安定祥和,高州中学的素质教育和高考升学率在粤西地区一直名列前茅,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回顾梁同寅任校长的15年,是学校最为艰苦困难的时期。凑巧的是,若把15年按每5年来分,恰好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40——1945)是8年抗战中的最后5年,这一阶段既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灾难深重的时期,也是高州中学创办以来遭逢战乱最为艰苦的时期。为躲避敌机轰炸,学校多次搬迁郊区和乡村,困难重重,艰辛备尝。但梁同寅凭借个人的社会威信,所到之处都获得地方基层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克服艰难险阻,使学校得以顺利的搬迁和妥善的安置。第二阶段(1945——1949)因和谈破裂,蒋介石发起内战,在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之下,梁同寅不畏强权暴政,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声誉和威望,赢得社会对学校的拥戴和维护,使反动当局不能轻易施压和干扰,更由于与邓(龙光)氏家族的私交情谊,有此“虎皮”作大旗,军警特务分子也不敢肆意到学校骚扰、捣乱,从而庇护广大进步师生免遭迫害,使校园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净土,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第三阶段(1950——1955)建国之初,政权更替,革故鼎新,社会动荡,民心躁乱,学校亦然。在教师思想彷徨不安之时,梁同寅留任校长,在稳定民心,团结和安抚教师情绪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快就排除了社会的纷扰,学校迅速恢复了正常。建设新中国急需大批人才,高州中学师生们勤教苦学,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培养了大批可用之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历任校长中,梁同寅不但是任职最长,而且贡献也是最为超卓的。所以,在梁同寅出任高州中学即将10周年的时候,全校师生自发自动捐款要建一座“同寅堂”,以褒扬他办学有方、成绩卓著。但梁校长十分谦虚,竭力反对。后来经几位老师们推心置腹的劝说,学生代表反复恳切的请求,他在不愿与全体师生违拗过甚的情况下,勉强同意了。丁颖题写堂名。该堂建在校内学砚塘的西边,大操场东面,坐东向西,为砖木结构。中间一大间为舞台,后台左右各1小房,放置道具、音响设备和演出时作化妆室。南墙石碑纪其事及捐资者姓名及所捐数额。它是全校师生或者应该说是全茂名县,全高州府百姓对梁同寅校长的一片敬爱之心的表现。但到1949年底,高州城一解放,梁同寅校长便断然下令改为“解放堂”。当时,全校师生虽然觉得十分惋惜,但毫无办法。
当年的老校友,每每谈及此事,几乎众口一词:同寅堂的兴建,绝不是个人崇拜之物,乃是纪念老校长梁同寅对高州教育,对高州中学的贡献而修建。后来的改名及文革时的荒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自建成之后,即成为校史的纪念碑,永远铭刻在师生的心坎上,是难以磨灭的!
梁同寅出任高州中学校长,长达16年之久。他治校从严,对学生严,要求老师更严,待人却又满面春风,循之善诱,诲人不倦,令人心悦诚服,温暖如春。他心存高远而身体力行,以屈原“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诗句作为人生座右铭,办学救国,一身正气。任校长期间,选优任能,大批优秀教师乐于在高州中学执教,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届又一届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他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朝代和旧中国与新中国两个不同的社会,但能审时度势,继往开来,继承爱国为民,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又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高州中学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不断地发展。曾有人开玩笑地说,在那国难当头、时局动乱的16年,如果不是梁同寅当校长,高州中学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要在当时找出一位比梁同寅更有能力、威望,更为合适的人选,那几率肯定是微乎其微的!
出任高州中学校长时梁同寅已56岁。因治校有方,贡献突出,致使他此前所干的业绩常被忽略,鲜为人知。其实,梁同寅的前半生也是相当出色的,除了前面介绍的在广州、茂名等地著名中学及日本神户侨校任教师、校长外,还干了三件对地方发展影响较大的事:
一、创办《高州日报》。报纸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读物,不读书、不看报的人恐怕会视为“另类”。但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报纸则是“新生事物”哩!据《茂名县民国时期大事记》(1912年——1949年)中关于民国元年所记的大事:①1月18日,梁树熊任县知事。②3月中旬,高州日报创刊,地址借用府学宫。由梁同寅、周斯铭、黄俊思等筹办,江揖任总编辑。是为本省南路开办日报之始。……梁同寅发起、筹办《高州日报》,其时年仅28岁,后生可畏矣!高州日报之开办,对宣扬民主、科学,传播文化、知识,启民智、扫愚昧……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首任县教育局长。前清旧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训导,县设教谕、训导。光绪三十二年,令县设劝学所(编制只有所长1人),任周廷劢为茂名县劝学所长,朱振基继之。民国元年,广东各县设督学局,我邑遵令成立,委潘赞铨为局长,但数月之后即裁撤。民国四年,又有学务委员之设,由李培森任委员。六年再复设劝学所,江揖、林葵階、林挺生等相继任所长(皆为光棍司令)。十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局员3人,书记1人,以办理一切事务。此为县教育行政管理之始。民国二十六年,县教育局改为教育科,直至1949年。第一任局长为梁同寅,时年37岁。梁上任伊始,即筹设模范小学一间,二部师范一班,阅书报社一所;各乡先后成立小学七十余间。有此可见,梁同寅是抓教育传播文化的“急先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作为首任教育局长,开局布阵,为茂名县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成立茂名留学会。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因财力所限,地方府(州)县两级只设中小学,要深造上大学那就只能到省或京城去读了。离乡别井负笈赴省垣求学,其费用花销肯定较县城乡间大得多,无形加重了平民百姓子弟的困难和阻力。因此,不少古道热肠的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在省设立会馆助学,为本邑时彦俊杰赴考求学提供方便。民国二年,茂名留(省)学会在广州成立,初租大塘街邝家祠做会舍。四年迁往文德路马家祠。民国七年,为长远之计,作为留学会管理人的梁同寅(时年33岁)发起提拨印金津贴留学生之款,买受会址。众人赞同,遂用毫券四千余元,买得大塘街高要金利人公馆一间,加以修造,作为永久会址,每年还由印金拨款数百元充会费。茂名留学会之设立,是学子的福音,是茂名人的福祉。为茂名人赴省求学大开方便之门,利便留学生住宿及学习。自此,茂名籍的后起之秀从这个平台启航,迈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55年,梁同寅已高龄71岁。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让他到广东文史馆工作,月薪原是140元。馆的领导知道他是高州有名气的教育家,问他每月要多少生活费。他即自行开列,伙食若干,房租若干,杂用若干,子女学费若干……合计约70元。他将单子交给领导,对领导说,每月70元足矣。于是照发。其为人之诚实朴素也如此。
在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一生中不要说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就是能做一二件为地方百姓有所奉献的事都已经是了不得的了。纵观梁同寅的一生,前半生青壮年时办报启民智,成立留学会扶掖后人,管教育行政筹划布控开新局;后半生任校长育桃李,在文史馆存史资政……他做的每一件事无一不与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贡献超群,非常人可比。他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活得像一位苦行僧似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世纪40年代梁同寅校长和丁颖教授就被家乡人誉为“南路圣人”。此称号虽有溢美之嫌,然而他们的言行表率确堪为世人之楷模,并非浪得虚名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