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一过,蚊子又开始出没。当深夜枕头边传来萦绕不绝的嗡嗡声,当一眨眼的工夫孩子的手脸就落满红疙瘩,即使最温和有教养的人也恨不能看见蚊子尸横遍野吧。或许,还会发出这样的奇想—— 全部挂了行不行 没人知道,当3500个不同种类的蚊子全部挂了会发生什么事。 科学家们认为:可能造成的最大变化是生态灾难。比如在北极苔原筑巢的候鸟数量可能会下降50%以上;过去总是避开蚊虫的驯鹿群行进路线会改变,沿途生态也会跟着改变;蚊子的幼虫孑孓消失,好几百种鱼就必须改换食谱才能生存了,灭蚊高手食蚊鱼,就会灭绝;多种蜘蛛、蝾螈、蜥蜴和青蛙,也将失去主要食物来源;另外,蚊子成虫靠吸食花蜜获取维生所需的能量,要是没了蚊子,数以千计的植物物种会失去主要授粉者。 但也有专家持不同看法。乔·李乐思是伦敦卫生学与热带医学学院专家,他说:“我们已知的生物链中还没有哪个是由蚊子充当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蚊子消失了,相近的昆虫(尽管不会吸血)会填充在它们的生态位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扑灭采采蝇,因为它们携带一些引起昏睡病的寄生虫。直到1956年才有人重新又看到采采蝇,而之前当地的生态系统并没有崩溃;开凿巴拿马运河时,蚊子带来的疟疾、黄热病竟然造成2万法国工人丧生,直接导致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破产。后来美国人接手,第一件事就是扑灭当地的蚊子,之后运河修建才告成功,而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没有什么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没必要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位置”这种浪漫想法给蚊子找借口,世界至今还有蚊子,实是人类能力有限,而非无意于此也。 蚊子为何难干掉 蚊子身形细小,生存能力却超强。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其打死蚊子,不如研究蚊子。 今年的菠萝物理奖颁给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胡立德教授的研究组,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的诀窍。 漫漫细雨对我们来说是浪漫而惬意的象征,但对体积微小的蚊子来说,无异一场灾难大片。一滴雨珠的重量可达蚊子体重的50倍,我们口中的“毛毛雨”,对蚊子不下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 胡立德研究小组通过高频摄像发现,虽说蚊子看似柔弱如风中浮萍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当被砸中时,它会像个太极高手般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高达50度的高难度“侧身翻滚动作”让雨滴从身侧滑落。因为在空中被击时采用“不抵抗”策略,蚊子受到的冲击力就只相当于在身上压了一根羽毛。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被认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设计在雨中飞翔的微型飞行器。 很多人打针怕痛,但是,蚊子吸血时你却毫无感觉。研究表明,蚊子之所以咬人不疼,是因为它们“装备”了锯齿的口器,切口小,可以减少对人体神经的刺激,降低疼痛感。日本科学家正模仿蚊子的口器试制“无痛注射器”,将来也许妈妈们不会再担心让孩子们打针。 模拟蚊子柔软的身体、轻薄的翅膀以及飞行姿态,2012年,美国空军披露拥有黄蜂大小的“蚊子无人机”,它可以用来刺探敌情、侦察地形以及拍摄照片而不被对方察觉。 人类越模拟蚊子,越发现蚊子在进化中所衍生出的各种本领的威力。当你想干掉一架能承受巨大压力、携带大杀器的小型无人机,岂是一件易事? 继任者不见得更好 在人类抗击疟疾的生物战争中,先后有4位科学家因为研究和揭示出疟疾与蚊子的关系,获得诺贝尔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蚊子的可怕,以及战胜蚊子的不易。 消灭所有蚊子难道不会一劳永逸吗?就职于佛罗里达医学昆虫学实验室的生态学家菲尔·鲁伯斯认为“消灭蚊子只能暂时缓解人类的痛苦”。想要根除某种病菌携带者多半会徒劳无功,鉴于它的生态位会很快被别的携菌生物填充。“假使将来我们成功消灭了蚊子,那些有它们活跃的生态系统大概只会打个小嗝,然后就继续该咋咋地。蚊子留下的空档自有他人接替,但继任者会是更好还是更糟……这就没人知道了。” 也许,挂蚊帐、多洗澡还是目下最好的抵御蚊子的方法。蚊子搜索目标是靠二氧化碳、热量和气味三项指标,所以人呼出的热气、流汗、臭脚丫的味道只要存有其一就能招惹来那该死的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