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山市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模版,不像广州要求有起始时间,广东全省目前尚无统一的模板
总理痛批“证明你妈是你妈”但办证明还是碰见奇葩 广州前检察官杨斌改行做律师,须跨三省证明14岁后“无犯罪记录” 因为从公职中辞职引发舆论关注的广州前检察官杨斌,在转行做实习律师过程中遭遇了类似“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办证难情况。广州市律师协会要求其到派出所开具14周岁以来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但派出所称只能开具杨斌自1992年户口迁来广州以后的证明,之前的要找当时的户籍地派出所。而从14周岁至今,杨斌的户籍在湘潭、重庆、广州等地转了5次。 这意味着自14岁起,杨斌迁多少次户籍,就要办理多少个“无犯罪记录证明”。因发现自己的情况并非个案,也出于对这一“机械”规定的抗议,24日,杨斌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广州市律师协会对其作出实习登记行政决定。目前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已收下诉讼材料,并将于七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罗坪 李妹妍 至少要跑5个派出所 今年3月,在公职系统工作了23年的杨斌,从广州市检察院辞职后准备跨入“律师界”。虽然早就通过了司法考试,但要从检察官变身为“执业律师”,得先找律所从“实习”做起,前提是得通过律师协会的审核。 杨斌说,辞职一个月后她就向广州律协申请实习律师资格,共需提交15份材料,其中一份即为“无刑事处罚证明”。律协工作人员特别交代,这份证明要求开具“自14周岁以来的无犯罪记录”。 之后,杨斌前往她目前的户籍地——广州黄花岗派出所要求开具该证明,不想遇到了卡壳问题,派出所称:只能出具她自1992年落户广州至今的无犯罪记录情况,之前的无法出具。据该派出所民警的解释,该证明有固定格式,即只能开具其户籍所在地的这段时间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杨斌说,从14周岁开始至今,她的户籍先后在5个不同的地方迁移过:14岁到18岁,户籍地在老家湖南湘潭;18岁到22岁,户口迁到就读的重庆大学;22岁到34岁,户口转到广州市花都区,当时在花都区检察院工作。此后一年因无房产,户口落在广州市检察院的集体户口上。直至35岁,杨斌户口才迁到目前的黄花岗派出所。 这意味着,按照派出所民警的解释,杨斌若要循规蹈矩办好这份“自14岁以来的无犯罪记录”,至少要跨三省跑5个派出所。 杨斌说,据她以前在检察院的办案经验,目前公安内部已有完备的公民信息查询系统,有无犯罪一查便知,为何要“分段证明”折腾人? 无法一站办理并非个案 杨斌的遭遇并非个案。毕业于武汉某大学的法学学生孙婷婷(化名),因无时间与金钱来回多地办“无犯罪证明”,在通过司法考试后被迫搁浅了到律所的“实习计划”。孙婷婷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大学以前的户籍一直在老家湖北襄阳市,高中毕业后户口迁到了武汉。因大学本科阶段学校有两个教学区,为此大学四年她户口在武汉也迁移过一次。 大学毕业后,孙婷婷随工作将户口迁往广州。去年9月,她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就想去律师事务所实习,按照程序她得向广州律协办理实习申请,同样要开具“14周岁后无犯罪记录”证明。让她感到无奈的是,派出所能办理她落户广州后的无犯罪证明,之前的情况无法证实。据此,广州律协未给予审核通过。孙婷婷称因无时间与金钱,她被迫搁浅“实习计划”。 因户籍辗转迁移过多个地方,分段证明“无犯罪记录”便成了拦路虎。对此,广州律师界多名职业律师均表示,广州律协的这一规定长期存在,的确形成了实习律师资格证“办证难”现状。但对于户籍一直在广州的申请人来说,就不存在此情况。但开具无犯罪证明,为何限定的年龄起点是14岁?杨斌称这可能源自刑法中规定:不满14岁,属于无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上不承担刑事责任。 在得知自己并非个案,杨斌在沟通无果后决定起诉广州律协。她表示,这个“办证困境”并非完全在派出所,而是律协首先出台了这样一个“死规定”。她希望通过诉讼,推动两件事:一是在律师申请执业时,以递交申请人出具的无犯罪记录承诺书,取代公安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二是改变公安机关“分段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现状。
原标题:广州前检察官杨斌改行做律师须证明14岁后无犯罪记录
来源: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