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进行时,已到“最热的时光”。据@浙江天气 预测,下周,副热带高压的触角“西伸”过来,欠下的高温将大范围滋长。暑热战,即将打响!快做好心理准备~@健康浙江 整理了一些关于中暑的知识,跟小布一起了解!
今年7月以来,浙江气温总体较同期明显偏低。然而天气太过凉快,接下来将面临“报复性高温”的合理修正。昨天,随着副热带高压迫切西伸,浙江重新启动“高温”模式。
随着副高逐渐逼近,未来一段时间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基成定局,真正酷热难耐的夏天说来就来。
今天,全省虽以晴好为主,但还需防范局部雷阵雨。预计浙北北部和沿海地区今天最高32-34℃,其它地区35-37℃。明起的未来三到五天全省晴热高温不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高温中暑分两种
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怎样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关注热痉挛问题并及时咨询医生。
怎样处理?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怎样识别?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
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如果发现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请立即就医。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休息;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
特别注意
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饮水、行为活动、及服装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