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是中国古老新年的当代传承、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所有节日都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冲击下,年味儿淡了,热闹劲儿没了,春节所传承的中国文化内涵正日渐远去。 “春节”变得可有可无 春节近在眼前。记者在人群聚集的北京站、北京西站等地区以及大中学校,就“你最喜欢过什么节日”这一问题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了随机采访。年轻人大多回答是圣诞节、情人节,这一类的西方节日或现代节日,只有少数受访者提到了春节。而老年受访者则表示非常喜欢春节。 记者询问受访者为什么不喜欢春节?得到的答案多是“不够热闹”、“没什么意思”、“不好玩”,中年群体则多是因为春运回家难、过年期间应酬太多对“春节”产生了疲惫感,不愿意对这个节日投入更大的热情。 一名随机受访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更喜欢过洋节日而不是春节,主要是因为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这一类的节日在形式上更好玩,活动很多,大家可以玩得很开心很放松。春节在观念上代表着合家团圆,但在实际的体验上却没新鲜感,年轻人并没有太大兴趣。 今年47岁的郭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并不热衷过现在流行的那些洋节,但也同样不怎么期待过春节。“感觉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的,就是借着过节这天全家聚一起热闹热闹,”郭女士说自己家人都在北京,平时周末也都会这样全家聚会,就和过年一样。“赶到过春节那会儿,要接打各种拜年电话、提前采买年货,参加大小应酬,像是打仗一样,忙的不行,反而没空想什么团圆的气氛了。” 而在小学和幼儿园,年龄大致在5岁到15岁的孩子们,对春节的感情也不乐观。在接受随机采访的几百名幼儿园小朋友中,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对春节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反而对圣诞节、万圣节十分了解,提起圣诞老人、圣诞树,小朋友们都十分喜欢。而提到春节,却没有一个特别能引起小孩子们关注的东西。一名四岁的小朋友问记者:春节是吃饺子还是粽子?一些小朋友还提到,过圣诞节会收到圣诞老人准备的礼物,新年没有礼物只有压岁钱,所以会更喜欢圣诞节。 许多小学里受访学生虽然都表示非常喜欢春节,也都知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但被问到在圣诞节和春节之中选择,他们更喜欢参与哪一个的时候,有近八成的孩子选择了圣诞节。 对于孩子们的随机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儿童一代对传统春节的态度。而年轻群体喜欢新鲜好玩的西方节日,中年人又因为过节期间各种琐事力不从心,于是传统的“春节”反而变得可有可无。 寻找“春节符号” 面对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中国人自己的七夕节、春节反倒越来越成为一个名词,甚至使人对“过节”产生了“烦”和“累”的无奈。 有人说,春节得了“现代病”.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科技发达了,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新问题。要过好当代的春节,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完全照搬农耕社会的那一套,而应当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取传统的精华,开创现代的有时代特征的有人情味的过节方式。 于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传播中华文化,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启动了一项和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息息相关的活动--寻找“春节符号”. 寻找“春节符号”,是为了重新寻找春节的意义、春节的光彩、春节的历史、春节的有趣儿,为春节赋予新时代的精神内涵,让中国人在春节里重新找回只有在中国的节日里才能体会到的快乐与体验。 寻找“春节符号”从活动启动、高端对话再到陆续开展的走进校园、社区、敬老院系列活动。不知不觉间,“春节符号”这四个字已经被许多人关注,我们又重新看到了春节的凝聚力。而在众多自发参与的普通人中,有连续数月潜心创作,投交多幅作品的古稀老人;有远隔万里,从北欧之地投递作品的海外华侨;有不求回报,自发前来帮忙宣传的高校学生;还有主动联络,发动身边一切资源参与活动的新锐设计师。所有人都只为了一个目的,为春节赋予一个新的意义,春节不只是阖家团聚,不只是鞭炮和饺子,还代表传统、代表中华文化,代表新时代的华夏声音。 链接 节日标志 节日有特定的符号,是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慢慢累积形成,大家习惯接受的传统文化象征,如传统节日中的特定物象,清明的柳花、风筝与清明团子,端午的龙舟、艾草与粽子,七月七的鹊桥,中秋兔儿爷与月饼,重阳的菊花酒等。传统社会物质资源匮乏,交往机会受限,人们自然要利用节日满足日常不能满足的物质与情感需要。因此,美食与相关活动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也是节日存在的标志。 春节符号 是以特定事物集中体现的春节内涵、具有可辨识性的文化象征。具体说来,就是我们在传统春节习俗中选取一种或多种综合的物象,经过提炼与艺术设计,形成一个直观形象、易于辨识的春节标志物。如鞭炮、灯笼、旺火、春鸟、春姑娘、骑着大鱼的胖小子,都可以成为“春节符号”的元素或提炼的民俗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