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别人和做自己,哪个更重要?先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富二代,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而且和全球著名的IBM公司高管在同一个组织任职。该富二代由于对大学里学的课程实在不感兴趣,反正他也衣食无忧,干脆退学搞起了自己喜欢的编程,后来他利用自己父母的关系,把自己的成果卖给了IBM公司,就这样走出了事业的第一步,再后来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出现了。 第二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对大学中碌碌无为而且十分无聊的生活,决心自己干一番事业,于是退学,当起了一个苦逼的创业者,经过一番艰苦创业,终于缔造出了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这位辍学的年轻人也成为了全球首富。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是大名鼎鼎的的比尔·盖茨。不过这两个故事却大不不同,第一个故事是比较真实的,第二个故事大概是以心灵鸡汤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某个倒霉的大学生,先读到第二个故事,然后愤然退学,过后又不小心看到了第一个故事,他会不会想杀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盲目地追随榜样,很有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榜样,而是榜样的某一个侧面,甚至是被加工了的榜样。 如果我是一个心灵鸡汤生产者,为了让鸡汤有市场,会怎么做?首先得让鸡汤好喝,然后才是营养的问题,而为了让鸡汤更加好喝,必然要往里边加各种佐料,各种佐料就这么往里边一放,只有神仙才会知道我炖的是好鸡还是病鸡,佐料放的多了,我就算炖只老鼠你也不见得知道。当然这不是否定心灵鸡汤哈,大多数鸡汤生产者还是讲良心的,不会随便炖只病鸡,放点料就让我们喝。但是,就算是那些最出色的心灵鸡汤,也很难把一个人当时的处境以及心境完完全全的表达清楚,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处境的。 倘若你能够有幸问你的榜样一个问题,不妨这么问“你为什么这么成功,你当年有学习哪个榜样么?”。假设你的这个的榜样有良心的话,我猜答案差不多是这样“我没照着谁的样本去做,我只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处境,坚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其他的成功者只是给我提供一些参考”。如果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或者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被问到他们为什么如此成功?我想他们绝对不会说“因为我学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 如果你能认同我的猜测的话,那么结论就显而易见了,我们学习榜样,不是学习他们“如何学别人”而是应该学习他们“如何做自己”。做自己和学别人,哪个更容易成功呢,我认为是前者。因为学别人,你会有无数的对手,因为你想学的人,别人也在学;做自己,你就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你自己。 写到最后有点心虚,这篇文章算不算心灵鸡汤呢,好像也算哈,不过想想也没关系,来干了这碗汤,继续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