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才感受到经典的博大魅力,真还有些"老大徒伤悲"的怆然一叹…… 我少儿时代对阅读有种莫名的饥渴症,直至如今仍然能回味起那种无书可读之时的焦躁感觉。当时如能偶得一书一报,便会通览一遍后,再在夜灯下细细品读。但在闭塞的小县城,加之当时的政治氛围,就连好看的小人书也难得一见,遑论经典?后来有了改革开放,有幸走进大学校门,虽有足够的经典古籍可以涉猎,却又把光阴浪掷在了那些"时尚"的读物上了。过了中年,在竞争大潮的裹挟下,又跌入进功利性的阅读泥淖而难以自拔。岁近花甲,才幡然醒悟,无论你读或是不读,经典就在那里,仿若空谷幽兰,兀自芳菲。不像那些粗浅的时尚读物,潮汐一过,便会永远地零落成泥。 叶落归根。读书人终究要寻回精神的原乡。而经典就是精神苦旅者企盼的家乡,亦是心灵的安放之地。在经典的芳草地上徜徉,我才有了诸多的奇妙体验。而这种感觉,是阅读世俗书本所不曾有过的,从而让我明白,如果说阅读能让人脱胎换骨,而经典就是那构建心灵定局的力量。 在我的心里,经典荟萃,应以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为最。其中《道德经》虽然只有区区五千言,但在德国哲人尼采眼里却"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读着读着,便能由内往外地感觉到那种经典温润的穿透力,让人如入空灵之所,妙不可言……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诚然如是,但经典之所以能让人成为得月者,是因为它相比起那些时尚俗文能给人更多的启迪和感动。在当下的时代,我想,也许更是如此…… (夏维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