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开幕。来自近20所国内外高校的学界精英齐聚复旦,围绕“信息安全”与“生物医学”两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展开学科前沿的对话与交流。
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霍维茨在参会期间表示,基于其研究生产的抗癌口服药目前已进入临床三期,将有望于两三年后投放市场。
2002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罗伯特·霍维茨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在胚胎阶段,还是在成人阶段,细胞死亡和生长的矛盾都是一个使人体组织维持合适的细胞数量而应有的正常发育进程。这种精密的得到控制的对细胞的淘汰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他通过对线虫的研究,找到了调节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证实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较高等物种中也存在相应的基因。这一发现为探索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年68岁的罗伯特·霍维茨表示,自2002年获得诺奖十三年来,他最重要的工作是运用细胞程序化凋亡的机理发现了抑制癌症的机理,而且生产出了可以口服、副作用极小的抗癌药,而此前研究认为口服抗癌药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因此这对癌症病人来说将是一种非常简便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个抗癌口服药是在我的发现的基础上生产而成,而且真正转化到了对抗癌症的临床尝试上。”罗伯特·霍维茨说,目前该抗癌口服药已经在临床三期进行应用,如果临床三期效果较好,在通过美国FDA认证后,两到三年后就可以正式投入市场,造福人类。
罗伯特·霍维茨曾与上海有过多次接触:“我来上海至少10次了,1987年就到过上海,在生物化学方面开了几门课;2008年之前又在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了6年兼职教授。2008年之后我又多次来到上海,很高兴能够再次重返复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