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金钱
- 0
- 贡献
- 0
- 最后登录
- 2013-4-18
- 主题
- 4
- 帖子
- 7
- 精华
- 0
- 积分
- 7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83
学前班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4-18
- 注册时间
- 2013-2-23
- 积分
- 7
- 金钱
- 0
|
学生之工作(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春季,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设工读同志会,从事半耕半读,因他们多不能久在湖南,我亦有北京之游,事无成议。今春回湘〔1〕,再发生这种想像,乃有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而先从办一实行社会说本位教育说的学校入手。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对于学校的办法,曾草就一计划书,今抄出计划书中“学生之工作”一章于此,以求同志的教诲。我觉得在岳麓山建设新村,似可成为一问题,倘有同志,对于此问题有详细规划,或有何种实际的进行,实在欢迎希望的很。
(一)
学校教授之时间,宜力求减少,使学生多自动研究及工作。应划分每日之时间为六分。其分配如左:
睡眠二分。
游息一分。
读书二分。
工作一分。
读书二分之中,自习占一分,教授占一分。以时间实数分配,即:
睡眠八小时。
游息四小时。
自习四小时。
教授四小时。
工作四小时。
上列之工作四小时,乃实行工读主义所必具之一个要素。
(二)
工作之事项,全然农村的。列举如左:
(甲)种园。(一)花木。(二)菜蔬。
(乙)种田。(一)棉。(二)稻及他种。
(丙)种林。
(丁)畜牧。
(戊)种桑。
(己)鸡鱼。
(三)
工作须为生产的,与实际生活的。现时各学校之手工,其功用在练习手眼敏活,陶冶心思精细,启发守秩序之心,及审美之情,此为手工课之优点。然多非生产的(如纸,豆泥,石膏,各细工),作成之物,可玩而不可用,又非实际生活的,学生在学校所习,与社会之实际不相一致,结果则学生不熟谙社会内情,社会亦嫌恶学生。
在吾国现时,又有一弊,即学生毕业之后,多鹜都市而不乐田园。农村的生活非其所习,从而不为所乐。(不乐农村生活,尚有其他原因,今不具论。)此于地方自治之举行有关系。学生多散布于农村之中,则或为发议之人,或为执行之人,即地方自治得学生为之中竖〈坚〉而得举行。农村无学生,则地方自治缺乏中坚之人,有不能美满推行之患。又于政治亦有关系,现代政治,为代议政治,而代议政治之基础筑于选举之上。民国成立以来,两次选举,殊非真正民意。而地方初选,劣绅恶棍武举投票,乡民之多数,竟不知选举是甚么一回事,尤无民意可言。推其原因,则在缺乏有政治常识之人参与之故。有学生指导监督,则放弃选举权一事,可逐渐减少矣。
欲除去上文所说之弊(非生产的,非实际生活的,鹜于都市而不乐农村),第一,须有一种经济的工作,可使之直接生产,其能力之使用,不论大小多寡,皆有成效可观。第二,此种工作之成品,必为现今社会普通之要需。第三,此种工作之场所,必在农村之中;此种之工作,必为农村之工作。
上述之第一,所以使之直接生产。第二,所以使之合于实际生活。第三,所以养成乐于农村生活之习惯。
(四)
于上文所举以外,尚有一要项,今述之于下。言世界改良进步者,皆知须自教育普及使人民咸有知识始。欲教育普及,又自兴办学校始。其言固为不错。然兴办学校,不过施行教育之一端。而教育之全体,不仅学校而止,其一端则有家庭,一端则有社会。家庭之人无知识,(家庭之组织不善习惯不善等从之。)则学生在学校所得之知识与之柄〈枘〉凿,其结果只有二途:一则被融化于家庭,造成一种孝子顺孙新旧杂粹〈糅〉之乡愿。一则与家庭分张,近来“家庭革命”“父子冲突”之声,所由不绝于耳也。社会亦然。学生出学校入社会,若社会之分子无知识,(社会之组织不善习惯不善等从之。)则学生在学校所得之知识与之柄〈枘〉凿,其结果亦只有两途:或为所融化,或与之分张。从来之柔懦奸邪,皆前一种之结果。从来之隐士,皆后一种之结果。(隐士之隐,多为社会与其理想柄〈枘〉凿而然。)故但言改良学校教育,而不同时改良家庭与社会,所谓举中而遗其上下,得其一而失其二也。
虽然,欲依现在之情形,由学校之力,改良家庭与社会,由办学校之人,同时为改良家庭与改良社会之人,其事果得为乎?此吾可径答之曰不可得为也。盖依现今之情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其关系,非为有机的而为无机的,非为精神的而为形式的。形式尽相结合,而精神上则常相冲突。今以学校对于学生之目的言之,为“养成有独立健全之人格之人”。而家庭对于子弟之目的,则为“养成可供家庭使命之人”。(例如父兄只责子弟赚钱养家,却不问其来历。)社会对于个人之目的,亦非以社会为个人之发展地,而以个人为社会之牺牲品。(例如工厂奴使工徒,又各种机关下级人员之生活,多感痛苦而不觉愉快。)此岂非精神上相冲突之明证乎?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家庭,学校,社会,将相违日远,焉有改良之望哉!
今请申言吾人之意,真欲使家庭社会进步者,不可徒言“改良其旧”,必以“创造其新”为志而后有济也。盖所谓改良家庭,改良社会云者,无非改良“生活”,而旧的家庭生活,与旧的社会生活,终不可以改良。此等之旧生活,只适用于旧时代。时代已更,则须别有适应此时代之新生活。且伊古以来,几曾真见有改良其旧之事?有之,皆创造其新者耳。近人知旧剧之不可改良为新剧,而岂知各种旧生活亦皆不可改良为新生活也。今试征之家庭与社会之事实,与现今之家长言子弟人格独立,与现今之工厂主谋与工徒分配平均,尽人而知其不可能也。故劳动者欲求完全之平均分配,非在社会制度改革之后,不能得到。子弟欲求完全之人格独立,非在家庭制度改革之后,不能得到。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家庭制度之大端为婚姻制度。如此造端宏大之制度改革,岂区区“改良其旧”云云所能奏效乎?
创造新学校,施行新教育,必与创造新家庭新社会相联。新教育中,以创造新生活为主体。前节所云“生产的工作”“实际的工作”“农村的工作”,即新生活之大端也。
新学校中学生之各个,为创造新家庭之各员。新学校之学生渐多,新家庭之创造亦渐多。
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
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吾以为岳麓山一带,乃湘城附近最适宜建设新村之地也。
夫论政治革命之著明者,称法兰西;论社会革命之著明者,称俄罗斯,所谓“模范国”是也。论街衢之修洁者,称柏林;论商市之华丽者,称巴黎,所谓“模范都”是也。吾人于南通县之自治教育,亦艳称之,则又所谓“模范地方”也。所以然者,效验既呈,风树乃树,世人耳目,咸集注之。诚欲转移风化,自宜养成一种势力,而此种势力,宜抟控而切忌涣散。旗帜务取鲜明,而着步尽宜按实。今不敢言“模范国”“模范都”“模范地方”,若“模范村”,则诚陈义不高,简而易行者矣。
俄罗斯之青年,为传播其社会主义,多入农村与农民杂处。日本之青年,近来盛行所谓“新村运动”〔2〕。美国及其属地斐律宾,亦有“工读主义”之流行。吾国留学生效之,在美则有“工读会”〔3〕,在法则有“勤工俭学会”〔4〕。故吾人而真有志于新生活之创造也,实不患无大表同情于吾人者。
(五)
第二节所举田园树畜各项,皆旧日农圃所为,不为新生活,以新精神经营之,则为新生活矣。旧日读书人不预农圃事,今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以神圣视工作焉,则为新生活矣。号称士大夫有知识一流,多营逐于市场与官场,而农村新鲜之空气不之吸,优美之景色不之赏,吾人改而吸赏此新鲜之空气与优美之景色,则为新生活矣。
种园有二,一种花木,为花园,一种蔬菜,为菜园,二者相当于今人所称之学校园。再扩充之,则为植物园。种田以棉与稻为主,大小麦,高粱,〔玉〕蜀黍等亦可间种。粗工学生所难为者,雇工助之。
种林须得山地,学生一朝手植,虽出校而仍留所造之材,可增其回念旧游爱重母校之心。
畜牧如牛,羊,猪等,在可能畜养之范围内,皆可分别畜养。
育蚕须先种桑,桑成饲蚕,男女生皆可为。
养鸡鱼,亦生产之一项,学生所喜为者也。
(六)
各项工作非欲一人做遍,乃使众人分工,一人只做一项,或一项以上。
学生认学校如其家庭,认所作田园林木等如其私物,由学生各个所有私物之联合,为一公共团体,此团体可名之曰“工读同志会”。会设生产,消费,储蓄诸部。学生出学校,在某期间内不取出会中所存之利益,在某期间外,可取去其利益之一部而留存其一部,用此方法可使学生长久与学校有关系。
(七)
依第三节所述,现时各学校之手工科,为不生产的,所施之能力,掷诸虚牝,是谓“能力不经济”。手工科以外,又有体操科亦然,各种之体操,大抵皆属于“能力不经济”二〈之〉类。今有各项工作,此两科目可废弃之。两科目之利,各项工作之中,亦可获得。 (完)
根据1919年12月1日《湖南教育月刊》第1卷第2号刊印。署名毛泽东。
注释
〔1〕今春回湘,指1919年3月12日离京赴沪,4月6日从上海回到长沙。
〔2〕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年轻时受托尔斯泰的影响,在东京创办《白桦》杂志,提倡人道主义。1918年,创办《新村》杂志,宣扬乌托邦思想,主张建立新村,人人平等,互助友爱,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他还买地建立了第一个新村,从事半工半读。在当时的日本和中国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工读会,指留美中国学生工读会。成立于1914年,初名勤学会。1916年改为此名。其宗旨是“以半工半读为助成学业之方法,以节省费用为推广留学之方法。”
〔4〕勤工俭学会,指留法勤工俭学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曾向中国大量招募华工。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智识”为目的,号召中国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并成立华法教育会主持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