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254
- 在线时间
- 180 小时
- 金钱
- 1620
- 贡献
- 3129
- 最后登录
- 2015-5-21
- 主题
- 402
- 帖子
- 1298
- 精华
- 0
- 积分
- 6555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12720
博 士
- 在线时间
- 18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5-21
- 注册时间
- 2014-9-17
- 积分
- 6555
- 金钱
- 1620
|
奇闻
核心提示
11月27日,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的主角。在鞭炮声中,他们举行了婚礼。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对于这种“早婚现象”,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芳并未回避,“现象有,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工作改变。”
早早结婚
13岁新娘
嫁给16岁新郎
11月27日,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小翁寨村里的主角,他们举行婚礼。上午9时半,打扮好的夫妻俩回到了新娘家,新婚仪式正式开始。在200余村民的见证下,身着白色婚纱的秀秀和着银灰色西服的刁依听结成了夫妻。站在他们身边的,伴娘只有12岁,伴郎16岁,两人亦早就辍学在家。
杀猪、宰鸡,山村中狭窄的街道里,满满当当挤满50桌酒席,村民们推杯换盏,喜庆热闹。
娘家的酒席结束后,新郎家叫来了两辆轿车和两辆农用车,新郎官背起蒙着红头纱的新娘子,跑向婚车。新娘趴在新郎背上,小腿努力向后抬起,可那双红色的高跟鞋还是套不住秀秀32码的小脚,掉了两次。
婚车后面的农用车装满了新娘的嫁妆:一辆新式的踏板摩托车、一台滚筒洗衣机,一张席梦思床和一堆床上用品。
新郎的家同样在者米乡,茨通坝村,紧挨着新娘家的寨子。这条不足5公里的山路,一直鞭炮声不断。秀秀离开娘家的那一刻,从小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哭了。这位80多岁的傣族老人,身着黑色的民俗服饰,用衣袖捂住眼角,抽泣得像个孩子。是高兴,是不舍,也是中国婚礼上娘家人躲不开的情结。
早早辍学
新郎上初一时
就不读书去务工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刚读到六年级就辍学的秀秀已经“嫁”到小听家里: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住在了对象的家里。
小听的家有个二层小楼,楼上西侧,是他们的房间。东侧两间,则是父母和哥哥的房间。3年前,刚上初一的小听便选择了辍学,班主任老师来家里给其父母做过3次工作,告诉他们读书的重要性,但最终还是没有劝动。父亲刁成金对于孩子辍学的态度是:并不赞同,但尊重孩子的意见。“没有办法,在我们这里,绝大多数的孩子初中就不读了,娶妻生子是常态。”
寨子里的村民们介绍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家都有大片的香蕉林和橡树林,好的家庭每年收入十几万元,中等收入的家庭也会有五六万的进账。
“学的这些知识,够读书、写字和算账就足够了。”刁成金说,现在的生活不错,并不需要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这边农活基本不多,基本上就是闲在家里。香蕉全部雇工人去收割贩卖,每公斤最贵可以卖到8元钱左右。而收集橡胶也比较轻松:早上家人一起上山,在橡胶树上割一刀,放一个小桶,就可以回家休息。下午小桶就会收满橡胶,然后再去橡树林把橡胶桶拉回来。
小听认识秀秀后,便出去打工了。“说是打工,其实就是去玩儿,”刁成金说起二儿子的三次打工经历,抿嘴笑了。小听初中辍学后,先是去东莞打工,做了一个月,就回来了。第二次又去了江西,做了3个月油漆工,又跑了回来。第三次,去广东十几天,就被准儿媳妇秀秀一个电话叫了回来结婚。
“他一个月工资有2800元,不但一分钱没拿回来,去了这三次总共带走一万多元,全花了。”刁成金说,自己从未在意过孩子的花销,现在有钱了,就是用来享受生活的。“客观讲,早婚现象确实存在,在一些村寨中,不排除有少部分人辍学后,偷偷结婚生子。”金平县主管计生和教育的副县长普红芳对记者说。
“地处边境、少数民族众多、贫困可能是‘早婚’现象的主要原因。”普红芳称,金平县作为全云南省边境线第二长的县,拥有502公里的边境线,在这条边境线上,村庄分布不均,而99.7%的山区面积,又让这些地方的村民思想封闭落后。不过,普红芳也不否认,部分早婚的家庭,正是因为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反而选择辍学在家享受。
普红芳称,现在各级人民政府都在积极地做工作,想办法,抑制早婚现象扩散。
结婚前,小听闲在家里时,每天都会从父母那里拿50元零花钱,买烟买酒去网吧,打发时间。
记者调查
早婚有3大主要原因
记者走访了解到,像小听和秀秀一样早婚的人不在少数。不过当地因为早婚也出现不少问题,记者在者米乡走访中了解到,结婚后两三年且还未领证的未成年离婚者,也大有人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