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黑心棉产业链:下脚料变“棉花”加工成棉被
来自:中国网 2015-12-22 07:07
一提起黑心棉,大家都是深恶痛绝。它不仅肮脏,而且还会携带多种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虽然政府职能部门近年来全力围剿,但是黑心棉被、黑心毛绒玩具乃至黑心坐垫,黑心棉制品仍然存在记者们的生活档中。去年十一月份,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的记者辗转青岛、济南、潍坊、聊城等地,通过实地调查暗访,全面细致的揭露了黑心棉的暴利产业链。
为了彻底揭露黑心棉的暴利产业链,记者决定从如何生产黑心棉、加工好的黑心棉流向何处,以及黑心棉都做成什么产品这三个方面入手调查。通过特殊的方式和途径,记者和同事将调查的第一站放到了青岛胶州市与平度市搭界的南顶子村、北顶子村。这两个村子早在二十年前,家家户户就开始从事分拣布料的营生。一走进村头记者就发现,几乎每户村民门前都堆满了如山的的服装下脚料。一阵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味道。
调查中记者们得知,村民平时辗转于附近的各个服装厂,收购企业的废旧布料。运回来之后,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布料按照材质以及颜色进行分拣。其中原白色跟白色的棉布价格最高,也最紧俏。
由于这些废旧布条最终都会送向加工黑心棉的工厂,而白布条省去了漂白的环节,因此白布条价格最贵。在记者们调查拍摄的过程中,不时有满载布条的货车从村中穿过。村民们分拣出来的废旧布条除了通过物流运往全国各地供给制棉企业生产以外,在南顶村周围,大大小小生产棉花的作坊也是应运而生。记者看到,在不足一百平米的房屋内,摆放着两台满是棉絮的机器,旁边堆满了已经生产好的黑心棉。
生产车间内弥漫着布条发霉的腐臭气味,老板告诉记者,别看眼前这条生产线设备简陋,但是功能却很强大。吃进去是下脚料,吐出来就是棉花。只要将下脚料放进去,中间全是自动化,经过6道工序,将碎布条打碎后,再压成两公分厚的薄“棉被”,最后经过自动打包机,将一床床“棉被”压成300多公斤的成品包销往各地。一台机器一天下来就能“吐”出两吨棉花。
一天下来,毛利润竟然能到达到四千元,在利益的驱使下,胶州、 平度两地多个村庄已经形成了粗加工、制成成品、分散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当看着一台台机器吞下了充满臭味、肮脏的下脚料,慢慢吐出来了带着毛毛的黑心棉,记者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又有成千上万条被褥,甚至孩子的毛绒玩具里,都装进了这些脏东西,而外面,剩下的只是一层薄薄的遮羞布……
从黑心棉加工企业那里记者了解到,由于生产出来的黑心棉每吨最贵只卖五千元,相比市场上四万元一吨的纯棉花要便宜很多,而他们生产的黑心棉主要销往潍坊、聊城等地,被分别加工成了棉被和坐垫。得到这个信息后,记者和同事在第一时间赶往了潍坊。
重达三斤的棉被只卖五十块钱?如果棉花按当年的市场价二十元一斤计算,单单棉花的价格就得有六十元。直觉告诉记者:价廉未必物美,便宜定无好货。为了证实这种猜测,记者又联系上了一位专门负责销售这种黑心棉被的批发商。
三十块钱就能买到披着华丽外衣的棉被,这让记者不免感慨,这个冬天里,又有多少无德商家在生产、加工、销售黑心棉被,而又有多少消费者被黑心棉被华丽的外表所蒙蔽,将它铺到了自己的床上?除此之外,记者还得到一个重要信息,聊城市阳谷县素来以生产汽车坐垫闻名。那么,坐垫中会不会也是黑心棉生产的呢? 在去阳谷县的路上,记者看到外环路两旁就矗立着多家汽车坐垫厂家的广告牌。记者首先来到了一家叫做博文垫业的坐垫厂展开调查。
这是记者从博文坐垫厂拿回来的坐垫样品。拆开后发现,里面的填充物就是黑色的棉线。之后记者又将坐垫放入干净的自来水中浸泡,十几分钟后,自来水的颜色竟然变黑,白色的坐垫也被染了色。
之后,记者又来到冰美人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福安美汽车坐垫厂这两家企业调查发现,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厂家使用价格低廉的黑心棉制作坐垫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国家强制性标准 《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配套规定,严禁使用废旧服装及废旧纤维制品、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弃物等作为纺织品原料。使用上述禁用原料加工成的絮用纤维制品俗称“黑心棉”。那么,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黑心棉为什么在这里却大行其道,加工成了汽车坐垫呢?
根治黑心棉是否可以打破部门分割,创新监管机制。质监部门定期主动抽查,重点整治家庭作坊,严惩违法者,把好“生产加工关”。工商部门随时监控销售市场,防止黑心棉异地流动,把好“销售流通关”。而除了加强监管外,还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唤起企业良知,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激发社会公众关注和监督,形成全民关注,人人监督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