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41
- 在线时间
- 907 小时
- 金钱
- 123
- 贡献
- 75
- 最后登录
- 2015-8-31
- 主题
- 282
- 帖子
- 2699
- 精华
- 3
- 积分
- 2994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9
大学生
 
- 在线时间
- 90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8-31
- 注册时间
- 2013-2-16
- 积分
- 2994
- 金钱
- 123
  
|
前言:陈光权,男.1970年出生,坡心镇金星人。建筑助理工程师。历任茂名市作家协会南方诗社理事、茂名市诗歌学会常务理事、电白县《青年诗人》培训班理事、《电白人》杂志社首席代表。组建琅江文学社,主编《琅江文学报》。16岁发表铅笔处女作,讫今已在《南方日报》、《南方诗报》、《南叶》、《茂名晚报》、《电白人》等十多家报刊、电台发表作品100多篇(首)。曾十多次在省级演讲、诗歌朗诵、征文比赛中获奖。已出版的作品集有《红豆》(1989)、《夏已来临》(2007)。1990年被茂名市诗歌学会提名为“茂名市十大学生诗人”,1997年被中共电白县委办公室评为“新闻报道优秀通讯员”,2003年被中共茂港区委宣传部授予“茂港区先进文化进万家十大示范户”称号,2006年评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广东先进个人。
下面是陈光权笔迹:
“琅江文学社”成立23年来,我有幸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在某段时间参与其中,见证了她的鼎盛,同时也在她的停刊会议上无奈的沉默。今天,之所以发这一个专帖,仅仅为了纪念一段狂热而无悔的青春岁月。
以下所发稿子,是《琅江文学报》总第16期(重印本)除互动稿件外的全部内容,应该承认,我们的习作比较幼稚,难以经得起检阅,欢迎对作品本身提出任何批评!如作者当时的心态,与你现时的看法不同,欢迎交流,请勿对任何作者进行有违社会公德的语言攻击!致谢!
1985年2月5日,“琅江文学社”宣告成立。
1987年前,团队处于作品交流阶段,1987年,社刊《伊甸园》正式出版,电白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邓炳政题写刊名,随后,著名书法家陈光宗、时任茂名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徐文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郑达、电白电台副台长陈喻瑜等题字祝贺。
1988年,《伊甸园》出版5期后,社刊更名为《琅江》(后再更名为《琅江文学报》),同时授权出版子刊《松涛》,共出版报、刊21期(含诗歌增刊3期)、子刊3期、作品合集2册。 琅江文学社有会员237人,设分社1个,会员在《南方日报》、《山西青年》、《黄金时代》、《语文报》、《茂名日报》、《茂名晚报》、《茂名青年报》、《少男少女》、《南叶》、《南方诗报》、《文史撷英》等报刊及各级电台发表作品500多篇(首),有4人的作品入选作品合集《青春奏鸣曲》(花城出版社出版)、《南方诗人》(茂名市作家协会出版)。 6 B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威望 +30 |
金钱 +30 |
贡献 +30 |
收起
理由
|
零丁香
| + 30 |
+ 30 |
+ 30 |
很给力!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