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3岁的王凤阁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年轻时,做过学徒、当过工人、搞过机床,多年的经历,练就了一双巧手。年纪大了,一般来说该闲一闲了吧,但是,三年前,就在他花甲之年的时候,老王又迷上了磨刀,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硬是凭着一股专注劲,老王不但把磨刀的手艺练得精湛,他还将传统的磨刀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如今,老王的磨刀所得已成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一辆电动三轮车,一个工具箱,一个储物箱,一个板凳,简单的几样,是王凤阁“行走江湖”的全部家当。早上八点,老王的磨刀小摊就支在湖西路上了。磨刀的第一步要用砂轮对刀刃进行打磨,使刀刃变薄,方便进一步加工。以前的老手艺人都使用手摇砂轮,砂轮旋转的快慢完全取决于手摇的速度,即便手劲再好,几把刀磨下来,手腕也是酸痛难忍。最初,王凤阁也用这个老方法,但是,一年下来,钱没挣到多少,手腕也累出了毛病,从那时候起,他萌生了改造砂轮的想法。
说起自己的磨刀把式,王凤阁兴致勃勃,虽然砂轮、电瓶都能买着,但如何将这两样东西组装在一起,老王是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电瓶功率太大,会损伤刀刃;功率过小,又起不到打磨效果。反复试验,老王终于找到了独家的黄金搭配比例。说话间,老王已将刀从砂轮上拿下,开始了第二道工序。粗磨石,细磨石,外表上看去并没有明显区别。但仔细观察,您就会发现细磨石的纹理比粗磨石的更加细小。磨刀时,先用粗磨石将刀刃打磨锋利,再用细砂轮做进一步的完善。几个回合下来,这刀就算是磨好了。而接下来,就要做最后一道工序,检验,那么如何判断一把刀是否磨好呢?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老王的检验方法就是用手试、用眼睛看。这话说起来轻松,但如果没有着纯熟的磨刀经验,不仅检验不出刀是否磨好了,还容易伤了自己。老王边磨边说,不一会的功夫,三把刀已经全部磨好,一番检验,老王对自己的活计感到满意。 磨刀是一项传统手艺,几乎是与铁器同时代产生,刀刃不快了,人们想着找块石头磨磨,磨过几次,发现规律表面凹凸起伏的石头效果更好,就这样,有人在生产生活中更好地总结了经验,更认真地把这个活琢磨成了一个手艺,于是就有了行走在街头巷尾的磨刀师傅。砂轮、磨石、磨刀所用的各种工具也在不断改进着。以前,磨刀虽然辛苦,但师傅们总能满足温饱,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家菜刀旧了,不快了,就会随手扔掉,再买上把新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磨一把刀不过五块钱,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什么高收入。于是专业磨刀师傅越来越少了。老百姓的这个需要,被有心有手艺的王凤阁发现了。60岁,他买了电动三轮车、买了手摇砂轮,开始走街窜巷,做了一名磨刀师傅。电动砂轮机的应用,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为了更好的留住客户,老王又对自己的服务范围进行了扩展,那就是为客户更换刀把。老王说,自己这么做,一方面是能多挣点钱,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客人。找老王磨刀的市民不少,时间长了,还发展了一些固定的客户群。老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他给排了个表,从周一到周五,哪天在哪个区域揽活计,那都是经过科学地计划并经过实践检验的。 时间久了,商家和市民也发现了老一的这个规律,大家会按照时间,来找他磨刀。老王说,顾客的信任,让他感觉到了大家对自己这个行当的尊重,至于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钱,他告诉记者,这也不是什么商业秘密,只是,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自己要比一个普通的白领赚得还多呢。老王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地开货车,女儿开了一家少儿辅导班。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收入也不错。但老王说,他现在还没想过靠儿女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