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466
- 在线时间
- 192 小时
- 金钱
- 1277
- 贡献
- 982
- 最后登录
- 2013-11-13
- 主题
- 438
- 帖子
- 1010
- 精华
- 0
- 积分
- 4201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492
研究生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在线时间
- 19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11-13
- 注册时间
- 2013-4-12
- 积分
- 4201
- 金钱
- 1277
|
西凤路一小区内被李某点燃的车辆。
凌晨时分,一双邪恶的眼睛盯上了广西桂林市偏僻小区和路边停放的小车,他纵火点燃这些车辆,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
2010年至今在桂林市发生的数宗“烧车案”,让不少车主闻之色变。在媒体的关注、民众的声讨以及警方的追踪之下,这个神秘狡猾的烧车人却一直“人间蒸发”。直到今年6月24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将这系列烧车案的嫌犯李某抓获。昨天下午,市公安局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我市历年来破获的最大烧车案。
神秘烧车案震动桂林
记者翻开市区系列烧车案的资料夹,时间回到了2010年10月27日凌晨3时50分。
在王城东华门口路边停车位上,一辆无人的小汽车突然燃起大火,火苗映红了黑夜。第二天被人发现时,此车车头已被完全烧毁。
消防部门鉴定小车起火的原因是人为纵火。随后,秀峰警方介入调查。
第二天凌晨2时许,纵火烧车事件发生在几公里外的篦子园小区,又有两辆小轿车被烧毁,其中有一辆是居民老容一家赖以谋生的出租车。
烧车案的发生,不再是偶然。
2010年11月,类似案件蔓延至灵川。在八里街一路边停车点,有3辆灵川至海洋的中巴被烧成“骨架”。2011年3月,在灵川县汽车总站内又有两辆“海洋班车”被烧。其中一辆车车主杨先生说中巴是他向亲戚借钱买的,还不到一年,这次已经是第二次被烧,整个车厢都被烧坏。
市区和灵川接连发案,车主损失惨重,有些市民甚至怀疑桂林出现了“烧车党”。而对这系列烧车案,本报也做了持续的关注和报道。
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对已发案件进行分析。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调查发现,该类案件具有发案地点重复、作案方式同一、起火位置相近及现场提取物相似等特点。
虽然了解了作案特点,但无论是对公众还是警方来说,烧车者为何人还是个谜。“由于没有有价值的线索,根本无法确定嫌犯,案子一直没有进展。”该负责人说。
此后,烧车案还在发生。同年7月27日凌晨和8月30日凌晨,中山北路一小区和清风小区又各有一小车被烧。“每隔一个月左右烧车案就会发生,专案组通过现场摸排却根本找不到突破口,压力很大。”该负责人说,嫌犯隐藏得很好,这让专案组民警非常被动。
全城搜捕“他”却数次隐身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时,烧车者又开始疯狂作案。
从2010年底开始,在灵川县、叠彩区、七星区、秀峰区等地,已连续发生数十起放火毁损汽车案件,且都是在无人值守、大部分没有摄像头的居民区及偏僻道路。
为寻找案件突破口,专案组民警再次对上述放火毁损汽车案一一进行分析。
民警发现,案犯作案时段主要集中在凌晨2时至5时之间,这个时间段路面人员及车辆较少,便于隐匿作案。
案犯选择作案的对象多为中低档轿车及灵川(海洋、九屋)中巴,少量为摩托车;案犯随机寻找作案目标,用浸泡过助燃剂的织物引燃车辆轮胎或塑料挡板,导致车辆内置燃油过热引发爆炸。
民警结合现场勘察及视频侦查工作,确定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有毛巾、衣裤等助燃物,以及汽油为主的助燃剂,多数案件为徒步作案,少数案件出现女式摩托车或电动车。
“我们想从助燃物入手,只要能找到助燃物出处,就可能会找到嫌犯。”刑警支队负责人说,但由于这些物质已被高温破坏,依然线索全无。
同时,更让警方棘手的是,在这数十起放火烧车案中,嫌犯很狡猾,且反侦查能力很强,作案时总是选择一些没有监控的偏僻地方,而且又是凌晨。
稍稍让警方兴奋的线索是在2011年9月嫌犯第一次出现在监控录像中。
“在灵川县汽车总站内的那起案子,由于晚上光线太暗,从录像只能看到有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在案发时间进入车站,但看不清面部,也分不清男女。”这位负责人说,专案组的侦破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此时,市区内的烧车案疯狂“发酵”:2011年11月,有一天晚上被烧车4辆。
面对嫌疑人的“挑衅”,市公安局增加专案组力量,每日组织500余名警察开展夜间巡逻防控,同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反复勘验现场,技术侦查开展大范围数据排查,网安部门实时侦控互联网相关舆论动向,刑侦部门深入开展重点人员审查等工作。
但在这张抓捕大网中,这名狡猾的烧车人却每次都能安然逃脱。或许是迫于警方的压力,此后几个月,烧车案发生的频率小了一些,嫌疑人再次“隐身”了。
一个小动作露出狐狸尾巴
但在今年4月,数月未见作案的烧车案嫌疑人“重出江湖”。
4月10日凌晨,抗战路上一辆小汽车突然着火,众居民赶到现场及时救火。而就在专案组紧张调查这起烧车案时,5月10日,市区秀峰区信义路一小区再次发生一起烧车案。
与警方周旋了两年多的烧车嫌疑人这次露出了狐狸尾巴。
“当时 天网 及社会探头密度已经提高,交警高清监控的部署也已经完成,给视频侦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刑侦支队负责人介绍,“我们确定信义路烧车案准确时间为5月10日凌晨4点02分,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发现了可疑人物。”
嫌疑人为男子,身高约1.65米,骑一辆电动车两次到过现场。最让民警兴奋的是,这名男子走路时有个特点:右手向后摆动很高。
于是,专案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分成若干监控小组,对市区发案高危区域的主要路口实施24小时监控守候。
6月11日,清风小区再发一起烧车案,嫌疑人撞上了“枪口”。
“查看这起案子的视频资料,通过嫌犯的习惯性动作,专案组锁定了这个重要嫌犯。”该负责人说,警方分成若干监控小组,分布于市区发案高危区域的主要路口,24小时查找与嫌疑人外貌特征相符的人员。
6月24日凌晨,在七星区星火机械厂宿舍发生三车被烧案件。
监控小组在第一时间接到报警,按照既定的方案迅速向现场聚拢。在第五人民医院附近,民警发现一男子习惯性动作与嫌犯相似,立即将其抓获。
系列烧车案他就是“主角”
男子就是两年多来多次作案的纵火烧车者?审讯结果给出了答案。
经审讯,男子姓李,40岁,是灵川县海洋乡人,1996年结婚,并育有一子,几年后离婚,儿子长期由李某母亲抚养。
据调查,自2010年以来,他多次流窜至市区和与灵川县、临桂县等地作案。其间,他放火烧毁汽车53辆,摩托车5辆,涉案金额达300万元。
李某多次因盗窃被判刑,坐过11年牢,2005年出狱。据李某称,他出狱后到桂林打过工,可感觉与同事不合,又回到了灵川老家。
以后,他长期以拾荒为生。“但只要哪天捡不到东西,我就会以烧车来出气。”李某对民警说。
为什么除了小车,还要烧到海洋的班车?李某说,有时候他回家,班车司机认出他坐过牢,不给他上车,所以便对其报复。
专案组民警介绍:“我们多次到过李某家里,与他的亲戚、当地村民沟通发现,李某出狱后,性格孤僻,村里人不与他讲话,老婆也与他离了婚。”也许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李某的心理,使他犯下了这惊人大案。
目前,李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文来源:中国江苏网
|
|